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谈虎色变

谈虎色变

二程遗书》卷二上:“真知与常知异。常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原为被虎咬过的人才知道虎的厉害。后以“谈虎色变”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就心里紧张。宋王炎午《祭御史萧方厓文》:“谈虎色变,公亦流涕。”


其他 色,脸色。原指曾被虎咬过的人才知道虎的厉害。比喻亲自经历过的事情,就有真知。后多比喻一提起害怕的事物,脸色就变了,精神就紧张起来。语本《二程全书·遗书二上》:“真知与常知异。常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邓贤《中国知青梦》:“小流氓~,作鸟兽散。”△用于可怕的事情,一经谈起,令人惊慌不止。→心有余悸 闻风丧胆 ↔泰然处之


【词语谈虎色变】  成语:谈虎色变汉语词典:谈虎色变

猜你喜欢

  • 宿舂

    《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本指隔夜舂米备粮,后因以“宿舂”指少量的粮食。《周书.韦孝宽传》:“常以边外之军,引其腹心之众。我无宿舂之费,彼有奔

  • 楚老惜兰芳

    《汉书.龚胜传》:“龚胜字君宾,楚人也。王莽秉政,胜乞骸骨,归老于乡里。后莽篡国,胜不复开口饮食,积十四日死,死时七十九矣。有老父来弔,哭甚哀,既而曰:‘嗟呼!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龚生竟夭天年,非

  • 阿戎碌碌

    源见“阿戎”。又《晋书.王戎传》载:王戎小字阿戎,早慧,取得功名后,“以晋室方乱,慕蘧伯玉之为人,与时舒卷,无蹇谔之节。自经典选,未尝进寒素,退虚名,但与时浮沈,户调门选而已。寻拜司徒,虽位总鼎司,而

  • 辽阳鹤

    同“辽东鹤”。宋 清源真君《望江南》词:“辽阳鹤,惊起老苍龙。四海九州沾惠泽,狼烟影里弄清风。”明陈献章《悼周镐》诗之五:“数声愿借辽阳鹤,唤醒人间未死人。”【词语辽阳鹤】   汉语大词典:辽阳鹤

  • 金牛假道

    源见“五丁开道”。指秦惠王智探灭蜀之路。清 丘逢甲《叠韵答潘兰史送别》之二:“金牛假道愁窥蜀,石马传文诧共槽。”

  • 气生瘿

    《三国志.魏书.贾逵传》裴松之注引《魏略》曰:“……逵前在弘农,与典农校尉争公事,不得理,乃发愤生瘿,后所病稍大,自启愿欲令医割之。’”瘿,颈部囊状瘤。三国魏.贾逵,因与典农校尉争论公事生气,脖颈上长

  • 斫树收庞

    《史记.孙子列传》:“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孙子(膑)度其(庞涓)行,墓当

  • 颂鲁

    《诗.鲁颂.閟宫》郑笺孔疏载:春秋鲁僖公臣公子鱼,字奚斯,作《鲁颂.閟宫》,颂扬自己的君主与国家,“颂美僖公能复周公之宇”。后因以“颂鲁”谓人臣颂扬君主功德的美行。汉班固《两都赋序》:“故皋陶歌虞,奚

  • 卧雪

    《后汉书.袁安传》李贤注引《汝南先贤传》:“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求取

  •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书:书面文字。也指书信。 文字所写的,不能完全表达出口里所说的,口里所说的,不能完全表达出心中所想的。 表示话虽写完说完而意犹未尽。常用于书信的结尾。语出《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