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誉儿癖

誉儿癖

新唐书.文艺上.王勃传》附兄勮.弟助传:“初,勔、勮、勃皆著才名,故杜易简称‘三珠树’,其后助、劼又以文显。福畤(王勃父)尝诧韩思彦,思彦戏曰:‘武子马癖,君有誉儿癖,王家癖何多邪?’”

唐朝王福畤有儿勔、勮、勃、助、劫都有才名、以文显。所以韩思彦开玩笑对王福畤说:“过去武子(晋王济)有爱马的癖好,你有夸耀儿子的癖好,王家的癖好怎么这么多啊?”后用为咏喜夸耀儿子之典。

宋.苏轼《苏轼诗集》卷四二《过於海舶,得迈寄书、酒。……并寄诸子姪》诗:“誉儿虽是两翁癖,积德已是三世种。”


【词语誉儿癖】   汉语词典:誉儿癖

猜你喜欢

  • 濯缨翁

    源见“沧浪濯缨”。指志行高洁的隐者。唐白居易《题喷玉泉》诗:“何时此岩下,来作濯缨翁?”

  • 鞭楚平

    同“鞭尸”。楚平,即楚平王。明郑若庸《玉玦记.交兵》:“迁商鼎,鞭楚平,城鄢郢,除凶雪耻功全盛。”

  • 酱瓿

    源见“覆酱瓿”。即酱瓮。形容著作的价值不为人所认识。唐陆龟蒙《袭美题郊居次韵》之八:“莫问盐车骏,谁看酱瓿《玄》?”【词语酱瓿】   汉语大词典:酱瓿

  • 殷牛在耳

    源见“蚁动牛斗”。形容病中精神恍惚。前蜀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殷牛常在耳,晋竖欲潜肓。”

  • 祥桑

    《竹书纪年》卷上:“太戊遇祥桑,侧身修行,三年之后远方慕明德重译而至者七十六国。”又《史记.殷本纪》:“亳有祥桑榖共生于朝,一暮大拱。帝太戊惧,问伊陟。伊陟曰:‘臣闻妖不胜德,帝之政岂有阙与?帝其修德

  • 照乘之珠

    乘(shèng胜):古代称四匹马拉大车一辆为一乘。此典指魏惠王对齐威王说:魏国有能够象光明照亮大车行路之宝珠。后以此典比喻稀有之物。 魏惠王(前400年——前319年),名(yīng英),战国时魏国君

  • 荒鸡非恶声

    源见“闻鸡起舞”。谓鸡鸣可以催人奋起。宋陆游《冬夜独酌》诗:“一樽浊酒有妙理,十里荒鸡非恶声。”

  • 生尘袜

    同“生尘步”。宋 谢薖《菩萨蛮.梅》词:“相思一夜庭花发,窗前忽认生尘袜。晓起艳寒妆,雪肌生暗香。”

  • 亡国之声

    同“亡国之音”。《孔子家语.辨乐解》:“今也匹夫之徒,曾无意于先王之制,而习亡国之声,岂能保其六七尺之体哉!”偏正 淫靡的音乐。《韩非子·十过》:“此~不可遂也……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及武

  • 裂土分茅

    《尚书.禹贡》:“厥贡惟土五色。”唐.孔颖达疏引蔡邕《独断》:“天子大社,以五色土为坛,皇子封为王者,授之大社之土,以所封之方色,苴以白茅,使之归国以立社,谓之茅社。”古代王者以五色土分封诸侯。东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