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乘车戴笠”。簦,古代长柄笠。喻友人身份发生了变化。清黄遵宪《别赖云芝同年》诗:“为云为龙将翱翔,担簦跨马毋相忘。”
源见“梦幻泡影”。形容世事虚幻,人生短暂。宋范成大《次韵时叙赋乐先生新居》:“百年如泡亦如电,刚欲铸铁充门枢。”
《南史.吕僧珍传》:“品僧珍字元瑜,东平范人也。世居广陵,家甚寒微。……武帝受禅,封平固县侯,寻拜南兖州刺史。从父兄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至,乃弃业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
同“陆贾分金”。唐李瀚《蒙求》:“二疏散金,陆贾分橐。”【词语陆贾分橐】 成语:陆贾分橐汉语大词典:陆贾分橐
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五:“张祜集载武宗疾笃,孟才人以歌笙获宠。密侍左右。上目之曰:‘我当不讳,尔何为哉?’才人指笙囊泣曰:‘请以此就缢。’复曰:‘妾尝艺歌,颇歌一曲。’上许之,乃歌一声《何满子》
亦作“松花笺”,纸名。松花形容其淡黄色。宋代李石《续博物志》卷十:“元和中,元稹使蜀,营妓薛陶造十色彩笺以寄,元稹于松花纸上寄诗赠陶。”唐代李匡乂《资暇集》卷下:“松花笺代以为薛陶笺,误也。松花笺其来
《汉书.魏相传》:“魏相字弱翁。……复有诏守茂陵令,迁扬州刺史。考案郡国守相,多所贬退。相与丙吉相善,时吉为光禄大夫,与相书曰:‘朝廷已深知弱翁治行,方且大用矣。愿少慎事自重,臧器于身。’相心善其言,
汉刘向《说苑.建本》:“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长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后因以“炳烛”比喻老而好学。
丁香的花蕾。唐代陆龟蒙《丁香》诗:“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常比喻愁思固结不解。唐代李商隐《代赠》诗:“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五代前蜀牛峤《感恩多》词:“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
参见:匈奴未灭,何以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