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融会通浃

融会通浃

同“融会贯通①”。宋 叶適《司农卿湖广总领詹公墓志铭》:“已而遍观诸书,博求百家,融会通浃,天文、地理、象数、异书,无不该极。”


见“融会贯通①”。宋·叶适《司农卿湖广总领詹公墓志铭》:“已而遍观诸书,博求百家,~,天文、地理、象数、异书,无不该极。”


【词语融会通浃】  成语:融会通浃汉语词典:融会通浃

猜你喜欢

  • 一百五

    同“一百五日”。唐姚合《寒食诗》之一:“今朝一百五,出户雨初晴。”【词语一百五】   汉语大词典:一百五

  • 耳闻不如目睹

    见〔耳闻不如目见〕。【词语耳闻不如目睹】  成语:耳闻不如目睹汉语大词典:耳闻不如目睹

  • 衔石填海

    源见“精卫填海”。喻为实现既定目标,不惧力微而奋斗不息。清谭嗣同《报贝元徵书》:“此日之衔石填海,他日未必不收人材蔚起之效。”连动 比喻不畏艰难,坚忍不拔地努力奋斗。语本《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

  • 潘令花繁

    同“潘县花发”。唐罗隐《送丁明府赴紫溪任》诗:“栾公社在怜乡树,潘令花繁贺版舆。”

  • 歼良

    《诗经.秦风.黄鸟》第一章:“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据史书载,公元前六二二年秦穆公死后用一百七十七人殉葬

  • 精卫

    源见“精卫填海”。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鸟名。后多以借指有仇恨志在必报或不畏艰难、奋斗不懈之人。元张昱《感事》诗之一:“杞人唯恐青天坠,精卫难期碧海干。”明边贡《谒文山祠》诗:“花外子规燕市月,水边精卫浙江

  • 月入怀中

    源见“日月入怀”。贺人生辰之词。宋陈亮《瑞云浓慢.六月十一日寿罗春伯》词:“去天咫尺,下拜再三,幸今有母可遗。年年此日,共道月入怀中最贵。”

  • 周王驾

    《左传.昭公十二年》:“(子革)对曰:‘臣尝问焉。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王是以获没于祗宫。’”据说周穆王欲遍行天下,以将其车辙马迹留于后人。后

  • 多才子建

    同“八斗才”。宋刘筠《代意》诗:“纵使多才如子建,只能援笔赋惊鸿。”

  • 茏舍

    《周礼.夏官.大司马》:“中春,教振旅。”“中夏,教茏舍,如振旅之阵。”东汉.郑玄注:“茏舍,草止之也。军有草止之法。”“茏舍”即露宿草地,是古代军事训练的一种方式,每年夏进行一次。后遂用作训军习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