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薤歌

薤歌

同“薤露”。唐孟郊《吊卢殷》诗之三:“《薤歌》一以去,蒿闭不复开。”清吴伟业《永和宫词》:“玉匣珠襦启便房,《薤歌》无异葬同昌。”


【词语薤歌】   汉语词典:薤歌

猜你喜欢

  • 郑行人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羽为行人……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又,《昭公元年》:“楚公子为聘于郑……郑人恶之。使行人子羽与之言,乃馆于外。”行人,古时官名,即外交官

  • 甜黑

    同“黑甜乡”。清程先贞《癸巳元日》诗:“腰酸一枕寻甜黑,面皱三杯借暖红。”【词语甜黑】   汉语大词典:甜黑

  • 拈花微笑

    佛家语。喻心领神会,参透禅机。《五灯会元》:“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寂然,惟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词迦叶。’”世

  • 渊客

    同“泉客”。晋左思《吴都赋》:“泉室潜织而卷绡,渊客慷慨而泣珠。”【词语渊客】   汉语大词典:渊客

  • 舄化双凫

    源见“王乔凫舄”。喻得道成仙者的行踪。宋陆游《道室杂咏》之一:“舄化双凫杖化龙,云山回首不知重。”

  • 高帽子

    《北史.熊安生传》:“道晖好著高翅帽,大屐(木底有齿的鞋叫屐)。州将临,辄服以谒见,仰头举肘,拜于屐上,自言学识比三公。”北齐的宗道晖,喜欢戴高翅帽,穿大木屐。每当州将来到时,他就穿戴这样的鞋帽进见,

  • 南国纪

    《诗经.小雅.四月》:“滔滔江汉,南国之纪。”东汉.郑玄笺:“江也,汉也,南国之大水,纪理众川,使不壅滞。《诗.小雅.四月》中以长江、汉水为南国之准则。后遂用以指代江、汉,亦可代指南方。唐.李百药《渡

  • 生民涂炭

    比喻百姓遭受苦难。《封神演义》第八回: “生民涂炭,日无宁宇,如何是好?” 参见:○涂炭见“生灵涂炭”。元·施惠《幽闺记·罔害皤良》:“不若迁都汴梁,上保社稷无危,下免~。”【词语生民涂炭】  成语:

  • 九万扶摇

    同“九万抟扶”。林百举《潮州送叔野之南阳》诗:“莫思九万扶摇事,觅个巢儿且远翔。”

  • 五经笥

    源见“孝先便腹”。装五经的竹箱。称精通经学的人。唐 刘?《隋唐嘉话》卷上:“虞秘书世南曰:‘昔任彦昇善谈经籍,时称为五经笥。’”亦喻指饱学之腹。唐李颀《春送从叔游襄阳》诗:“向用五经笥,今为千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