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葛几化虎

葛几化虎

太平御览》卷710“几”引《会稽典录》:“葛仙翁凭白桐几学数十年,白日登仙,几化为白虎,三脚两头,往往人见之。”

葛仙翁(或称葛仙公),为三国时葛玄,传说他隐居庐山,刻桐木几案三足。后白日登仙,他的桐木几也忽然化为白虎(或作麂)而去。后因用为咏登仙之典。

幼学琼林》卷三“器用”:“云绕匡庐,案化葛仙之麂;浪翻雷泽,梭化陶母之龙(见“梭化龙”)。”


猜你喜欢

  • 绛人

    同“绛县老人”。唐刘长卿《奉寄婺州李使君舍人》诗:“天清婺女出,土厚绛人多。”【词语绛人】   汉语大词典:绛人

  • 屈节廉公

    源见“负荆请罪”。指顾全大局、知过必改的人。晋潘岳《西征赋》:“出申威于河外,何猛气之咆勃;入屈节于廉公,若四体之无骨。”

  • 衔瑞图

    《春秋合诚图》:“黄帝游玄扈雒水上,与大司马容光等临观,凤皇衔图置帝前,帝再拜受图。”(据《艺文类聚》卷九十九引)传说黄帝游玄扈雒水时,有凤凰口衔瑞图献给他。后遂用为帝王受天赐祥瑞之典。唐.杜甫《凤凰

  • 以一奉百

    少数人供奉多数人。意思是生产的人少,消费的人多。《后汉书.王符传》:“今察洛阳,资末业者什于农夫,虚伪游手什于末业。是则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桑,百人衣之。以一奉百,孰能戒之!”偏正 奉,供养。一个人

  • 赍盗粮,借贼兵

    其他送给盗贼粮食和兵器。比喻帮助敌人或坏人,做了危害自己人的事情。《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也。”△贬义。多用于指处事失当方面。 →是非不分 ↔敌我分明。也作“赍粮藉寇”、“借寇兵

  • 海客忘机

    源见“鸥鹭忘机”。指淡泊隐逸,纯朴而无猜忌。清袁枚《自寿诗已嫌有未尽者再赋四首》之一:“海客忘机鸥便下,龙门不峻客常欢。”

  • 无恙布帆

    同“布帆无恙”。清纳兰性德《为友人赋》之六:“朝衣欲脱换轻衫,无恙西风旧布帆。”

  • 钩深致远

    见〔探赜索隐,钩深致远〕。并列 钩取深处的东西,并招致远处之物。后来比喻探索深奥的道理或形容治学的广博精深。语出《周易·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汉书·陈汤传》:“扬~之威,雪国家累年之耻。

  • 垂堂千金

    参见“千金不垂堂”。

  • 连山眉

    源见“远山眉”。形容女子秀美之眉。唐温庭筠《醉歌》:“临邛美人连山眉,低抱琵琶含怨思。”【词语连山眉】   汉语大词典:连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