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溺篑”。指受欺遭辱。《韩非子.难言》:“宰予不免于田常,范雎折胁于魏。”唐柳宗元《上西川武元衡相公谢抚问启》:“俾折胁膑脚之伦,得自拂饰,以期效命于鞭策之下。”【词语折胁】 汉语大词典:折胁
源见“丰城剑气”。形容刀剑锋刃光芒四射。北周庾信《刀铭》:“光连斗气,焰动山精,身文水动,刃古珠生。”
《世本》:“庖羲氏作瑟。”(据《太平御览》卷五七六引)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太昊帝庖羲氏,风姓也,蛇身人首,有圣德,都陈,作瑟三十六弦。”(据《初学记》卷十一引)庖羲,即上古帝王伏羲,传说他是古代
源见“朽木不可雕”。借指不堪造就之庸才。宋苏轼《次韵张甥棠美昼眠》:“宰我粪墙讥敢避,孝先经笥谑兼忘。”
高峰绝壁耸立,用来比喻人才的杰出非凡。唐代刘肃《大唐新语》:“坚谓说曰:‘诸公昔年皆擅一时之美,敢问孰为先后?’说曰:‘李峤、崔融、薛稷、宋之问,皆如良金美玉,无施不可,富嘉谟之文,如孤峰绝岸,壁立万
亦作望尘不及,原指奔驰而过,追赶不及,后比喻人进展快,自己远远落后。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今河南滑县)人。桓帝延熹元年(158年),以学行为时人所重,为博士;灵帝时,迁敦煌太守,又迁东海相。在他道经荥
源见“瓜田李下”。比喻处在被怀疑的境地。《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幸遇英雄相救,指望托以终年,谁知事既不谐,反涉瓜李之嫌。”见“李下瓜田”。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及第恶登科》:“是知~,薏苡
《文选》卷十三晋.潘安仁(岳)《秋兴赋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以太尉掾兼虎贲中郎将,寓直于散骑之省。”又,《文选》卷九有潘安仁(岳)《射雉赋》。北周.庾信《庾子山集》卷一《春赋》:“射雉中郎
老子:男子的自称。婆娑:放逸不羁的样子,后则泛指自夸襟怀豪放。陶侃(事迹见前“竹头木屑”条)晚年坐镇荆州,功成名就,屡次上书要求解除自己职务,将官属吏总是苦苦挽留。后因病情加剧,离职返回长沙,将军资器
同“忘形交”。清唐孙华《酬徐薲洲侍郎》诗:“姜 查二子名久宿,与我向作忘形朋。”【词语忘形朋】 汉语大词典:忘形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