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汤问》:“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
《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洽生商贾,常从人寄饮食,人多厌之者。”韩信未发迹前,不得为吏,又不能经商,一度生活极为困难,常常寄人门下,求得饮食,故被后人称为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末稍,尖端)立见。今先生处胜(平原君名赵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指没有什么作为)也
《淮南子.汜沦训》:“夫百里奚之放牛,伊尹之负鼎,太公之鼓刀,宁戚之商歌,其美有存焉者矣。”东汉.高诱注:“宁戚卫人也,商旅于齐,宿郭门外,疾世商歌以干桓公。”卫人宁戚,曾以商歌(悲哀之歌)见到齐桓公
《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观点主张、思想志向不同的人,不能在一起商量,不会在一起共事。亦作“道不相谋”。《后汉书.郅恽传》:“直心无讳,诚三代之道,然道不同者不相为谋,吾不能见
源见“伍胥潮”。指钱塘潮。传说为伍子胥死后灵魂所驾的怒涛。唐徐凝《题伍员庙》诗:“浙波只有灵涛在,拜奠青山人不休。”【词语灵涛】 汉语大词典:灵涛
源见“渭滨垂钓”。指吕尚。唐李白《效古》诗之一:“早达胜晚遇,羞比垂钓翁。”【词语垂钓翁】 汉语大词典:垂钓翁
同“同声共气”。《廿年繁华梦》四回:“故小弟要进京里寻个知己……这时同声同气,才好做事。”【词语同声同气】 成语:同声同气汉语大词典:同声同气
源见“扬州梦”。指对往日逸游生活的追忆。宋姜夔《扬州慢》词:“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词语青楼梦】 汉语大词典:青楼梦
色:脸色。 喜怒不表现在脸色上。 形容人有涵养,能控制感情。语出《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先主)喜怒不形于色。好豪侠,年少争附之。”《晋书.阮籍传》:“阮籍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