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耳食之论

耳食之论

源见“耳食”。指听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话。清赵翼廿二史札记.新旧唐书一》:“今人动谓新书过旧书远甚,此耳食之论也。”


偏正 耳食,用耳朵吃饭,表示不知食物滋味。仅是听来的言论,并不真正了解,也没确凿根据。语出《廿二史劄记·卷七》:“此则吴君臣之狡词诡说,而借荆州之名遂传至今,并为一谈,牢不可破,转似其曲在蜀者,此耳食之论也。”清·汪琬《与梁曰缉论类稿书》:“今之读某文者,不曰祖庐陵,即曰祢震川。其未读某文者亦附和云云。悠悠~,其闻之未尝心服而首肯也。”(庐陵:指欧阳修。震川:指归有光。)△贬义。多用于主观臆断方面。 →道听途说 无稽之谈 ↔言之凿凿。也作“耳食之谈”、“耳食之言”。


【词语耳食之论】  成语:耳食之论汉语词典:耳食之论

猜你喜欢

  • 铎以声自毁

    《淮南子.缪称训》:“铎以声自毁,膏烛以明自铄。”铎( ㄉㄨㄛˊ duó 夺):古代乐器,是大铃的一种。铎摇动能发声而又正毁于这声响中。主谓 铎,大铃。比喻因自己的才能而招来祸患。《淮南子·缪称训

  • 江山三字定

    源见“三字狱”。谓岳飞被害决定南宋偏安直至灭亡。清 张亨甫《岳武穆》诗:“南渡江山三字定,北行冰雪两宫多。”

  • 桓弄

    同“桓伊弄”。清朱彝尊《题颜司勋写照》诗:“命棋怀谢赌,邀笛想桓弄。”

  • 鉴鸾

    同“镜鸾”。鉴,镜子。唐王涣《惆怅》诗之四:“诀别徐郎泪如雨,鉴鸾分后属何人?”【词语鉴鸾】   汉语大词典:鉴鸾

  • 伎痒

    参见:技痒【词语伎痒】   汉语大词典:伎痒

  • 羊岘

    同“羊公碑”。唐王维《大唐大安国寺故大德净觉禅师塔铭》:“身塔不出虎溪,泪碑有同羊 岘。”【词语羊岘】   汉语大词典:羊岘

  • 鸡口羞牛后

    源见“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比喻小者之首羞于为大者之后而受制。宋陈师道《次韵秦观听雁闻鸡》之二:“固知鸡口羞牛后,不待鸡群已可惊。”

  • 金汤固

    同“固若金汤”。唐沈佺期《初冬从幸汉故青门应制》诗:“何必金汤固,无如道德藩。”【词语金汤固】   汉语大词典:金汤固

  • 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春秋:我国古代编年体史书名。相传为孔子据鲁史修订而成。 孔子作《春秋》,直书史事,字寓褒贬,使叛乱的臣子,不孝的儿子感到惧怕。语出《孟子.滕文公下》:“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

  • 咸阳镜

    同“秦庭朗镜”。元 杨维祯《玉镜台》诗:“安得咸阳镜,照郎心肺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