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遗留。 比喻纵容敌人,自留后患。语出《史记.项羽本纪》:“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饥而遂取之。今释不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唐.魏征《论处突厥所宜疏》:“陛下必用彦博言,遣居河南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迁宫中。”又,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始皇既立,并兼六国,销锋铸鐻,维偃干革。”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收天下兵器,销毁
源见“荆棘铜驼”。表示战乱后的荒凉景象。宋 陈人杰《沁园春.南金又赋无愁》词:“洛下铜驼,昭陵石马,物不自愁人替愁。”
源见“锦囊佳句”。指书童,童仆。明 汤式《脱布衫带小梁州.四景为诸公子赋》:“问春何处忘机,小奚奴相趁相随。”【词语小奚奴】 汉语大词典:小奚奴
《庄子.外物篇》:“宋元君夜半而梦人被发窥阿门,曰:‘予自宰路之渊,予为清江使河伯之所,渔者余且得予。’元君觉,使人占之,曰:‘此神龟也’……”中国古代认为龟有灵性,所以占卜祸福吉凶常用龟甲。“龟灵”
源见“美玉经三火”。比喻经过艰苦考验,方能辨别出具有坚贞品质的人才。唐白居易《题赠郑秘书徵君》诗:“在火辨良玉,经霜识贞松。”【典源】 《淮南子·俶真训》:“譬若钟山之玉,炊以炉炭,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
唐.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因为)愁似个(这么)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后因以“白发三千丈”极言愁思之深。元.无名氏〔中吕.喜春来〕:“伤心白发三千丈,过眼金钗十二行。”
《吕氏春秋.离俗》:“齐晋相与战,平阿(战国齐邑)之余子(周代兵役制度规定每户以一人为正卒,余者为羡卒,即余子),亡戟得矛,却而去,不自快,谓路之人曰:‘亡戟得矛,可以归乎?’路之人曰:‘戟亦兵(兵器
一笑值千金。极言美人一笑之可难。汉代崔骃《七依》:“回顾百万,一笑千金。”南朝梁王僧孺《咏宠姬》诗:“再顾连城易,一笑千金买。”
源见“食玉炊桂”。原喻物价昂贵,后喻生活豪华。唐李贺《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诗:“长安玉桂国,戟带披侯门。”【词语玉桂】 汉语大词典: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