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绣衣持斧

绣衣持斧

汉武帝时,在泰山、琅玡等郡发生了百姓聚众造反等事件,地方官府缉捕镇压不力。汉武帝派遣暴胜之等人,以直指使者身分穿上锦绣官袍,手执利斧,率兵镇压。“直指”意为处事公正,不循私情;“绣衣”表示朝廷派遣的尊宠近臣。后因以“绣衣”或“持斧”作为御史的代称。

【出典】:

汉书》卷6《武帝纪》204页:“泰山、琅玡群盗徐敦等阻山攻城,道路不通。遣直指使者暴胜之等衣绣衣杖斧分部逐捕。”另《汉书》卷19《百官公卿表》725、726页:“侍御史有绣衣直指,出讨奸猾,治大狱,武帝所制,不常置。”服虔注曰:“指事而行,无阿私也。”颜师古注曰:“衣以绣者,尊宠之也。”

【例句】:

唐·王维《送丘为往唐州》:“朝端肯相送,天子绣衣臣。” 唐·杜甫《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绣衣春当霄汉立,彩服日向庭帏趋。” 唐·岑参《送许员外江外置常平仓》:“还家锦服贵,出使绣衣香。” 唐·刘长卿《李侍御河北使回至东京相访》:“却讶绣衣人,仍交布衣士。” 唐·韦应物《送陆侍御还越》:“绣衣过故里,骢马辉四邻。” 唐·杨巨源《太原赠李属侍御》:“春风走马三千里,不废看花君绣衣。” 唐·杜牧《许七侍御弃官东归》:“天子绣衣吏,东吴美退居。” 唐·罗隐《淮南送卢端公归台》:“朱绂两参王俭府,绣衣三领杜林官。” 宋·葛胜仲《临江仙》:“九天持斧客,来作绣衣人。” 元·萨都剌《上内台治书阿鲁图立先莹石》:“獬豸峨冠侍紫皇,绣衣玉斧破炎荒。” 清·袁枚《寄西川方伯徐芷亭同年五十四韵》:“屏藩龙节重,玉斧绣衣鲜。”


猜你喜欢

  • 一叶报秋

    源见“一叶知秋”。喻年华流逝,行将衰老。唐鲍溶《始见二毛》诗:“百川赴海返潮易,一叶报秋归树难。”唐柳氏《杨柳枝》词:“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见“一叶知秋”。唐·鲍溶《始见二毛》:“百川赴

  • 焚尸扬灰

    见“焚骨扬灰”。清·钱泳《履园丛话·旧闻·烧坯》:“其母恨礼甚,又诣刑部,请照陶和气例,凌迟后~。”【词语焚尸扬灰】  成语:焚尸扬灰汉语大词典:焚尸扬灰

  • 倒悬之急

    《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世,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倒悬指将人缚住两足头朝下、脚朝上地倒着悬挂起来。后以倒悬之急比喻处境极其困苦危急。亦作“倒悬之危”、“倒悬之苦”、“倒悬之患”。

  • 王舄

    同“王乔凫舄”。明袁宏道《舟中同黄绮石等》诗:“天上飞王舄,人间附郭舟。”

  • 投陂竹

    源见“杖化龙”。喻指龙。前蜀韦庄《三用韵》:“未化投陂竹,空思出谷禽。”

  • 之乎也者

    见“之乎者也”。【词语之乎也者】  成语:之乎也者

  • 地府修文

    同“地下修文”。清程先贞《哭卢南村先生》诗:“此行珍重君知否,地府修文事亦嘉。”

  • 臣饥欲死

    同“臣朔苦饥”。清尤侗《沁园春.和阮亭偶兴》词之二:“奈举国侏儒,臣饥欲死;满堂酒汉,公醒而狂。”【词语臣饥欲死】   汉语大词典:臣饥欲死

  • 兰亭觞咏

    同“兰亭会”。明瞿式耜《密之再次虞祠韵复再和》之一:“聊追洛社耆英会,绝胜兰亭觞咏时。”

  • 十驾

    《苟子.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唐.杨惊注:“言驽马十度引车。”又《修身篇》:“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所谓“十驾”是指马驾车子正常行十天的路程。这里以“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