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素女鼓瑟

素女鼓瑟

素女:神女名。传说她擅长音乐。瑟(sè色):拨弦乐器,形似古琴,通常为二十五根弦,弦各有柱,可上下移动,以确定声音之高低清浊。 此典指神人素女弹拨弦乐器瑟。后以此典形容弹奏乐器,或咏琴瑟有感而悲。据说泰帝伏羲氏让素女弹奏五十弦的瑟,音调悲切,泰帝禁受不住,所以将她的五十弦改为二十五弦。此典又作“减瑟弦”、“素女琴”、“破瑟”、“素女愁”、“二十五弦”、“素女悲清瑟”、“锦瑟”、“素女繁弦”、“素女弦”、“妃瑟”、“泰帝悲”。

【出典】:

史记》卷12《孝武本纪》472页:“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又《史记》卷28《封禅书》(1396页)亦载:“泰”作“太”。

【例句】:

北周·庾信《别周尚书弘正》:“自知悲不已,徒劳减瑟弦。” 唐·陈子昂《南山家园林木交映》:“凤蕴仙人篆,鸾歌素女琴。” 唐·李益《古瑟怨》:“破瑟悲秋已减弦,湘灵沉怨不知年。” 唐·李贺《李凭箜篌引》:“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唐·温庭筠《公无渡河》:“二十五弦何太哀,请公勿渡立徘徊。” 唐·李商隐《送从翁从东川》:“素女悲清瑟,秦娥弄碧箫。” 唐·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宋·杨亿《灯夕寄内翰》:“金吾缇骑章台陌,素女繁弦太帝家。” 宋·杨亿《无题》之三:“嫦娥桂独成幽恨,素女弦多有剩悲。” 宋·秦观《临江仙》:“独倚危墙情悄悄,遥闻妃瑟冷冷。” 明·陈子龙《杂诗》之十五:“冷冷素女琴,能使泰帝悲。” 清·苏曼殊《东居杂诗》:“流萤明灭夜悠悠,素女婵娟不耐秋。”


【典源】《史记·封禅书》:“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汉书·郊祀志》亦载,太帝作“泰帝”。

【今译】 太帝即太皞伏羲氏,他喜好音乐,让神人素女为他鼓五十弦瑟,音调过哀,使他悲伤不止,因而他将瑟破开改为 二十五弦。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弹奏乐器等。

【典形】 素女悲清瑟、素女愁、素女繁弦、素女弦、泰帝悲。

【示例】

〔素女悲清瑟〕 唐·李商隐《送从翁从东川》:“素女悲清瑟,秦娥弄碧箫。”

〔素女愁〕 唐·李贺《李凭箜篌引》:“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素女繁弦〕 宋·杨亿《灯夕寄内翰》:“金吾缇骑章台陌,素女繁弦太帝家。”

〔素女弦〕 宋·杨亿《无题》之三:“嫦娥桂独成幽恨,素女弦多有剩悲。”

〔泰帝悲〕 明·陈子龙《杂诗》之十五:“泠泠素女琴,能使泰帝悲。”


猜你喜欢

  • 大谢

    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宋临川太守谢灵运》:“其源出于陈思,杂有景阳之体。故尚巧似,而逸荡过之。颇以繁富为累。嵘谓若人兴多才高,寓目辄书,内无乏思,外无遗物,其繁富,宜哉!然名章迥句,处处间起,丽

  • 青藜照夜

    同“青藜照阁”。明屠隆《綵毫记.拜官供奉》:“青藜照夜思刘向,彩笔凌云羡马卿。”【词语青藜照夜】   汉语大词典:青藜照夜

  • 泮鸮

    源见“泮林革音”。谓能在好环境下改变旧习者。清魏源《〈海国图志〉叙》:“大秦海西,诸戎所巢,维利维威,实怀泮鸮。”【词语泮鸮】   汉语大词典:泮鸮

  • 有条不紊

    有条有理,丝毫不乱。《书.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孔安国传:“紊,乱也。”“下之顺上,当如网在纲,各有条理而不乱也。”并列 条,秩序;紊,乱。有条理,很清楚,一丝不乱。语本《尚书·盘庚上》

  • 续凫断鹤

    同“断鹤续凫”。清钱谦益《岁暮杂怀》诗之五:“续凫断鹤枉人谋,万事终输鬼一筹。”并列 野鸭的腿接上一段便造成痛苦,野鹤的腿切断一节便造成悲哀。比喻不要违反事物本性。语本《庄子·骈拇》:“长者不为有余,

  • 声色

    《诗.大雅.皇矣》:“帝谓文王,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孔颖达疏:“不大其音声以见於颜色而加人,不以年长大以有变革於幼时。”后遂以“声色”为疾言厉色之意。《礼记.中庸》:“声色之於以化民,

  • 牛闺

    同“牛郎织女”。闺,指织女。唐许敬宗《奉和七夕宴悬圃应制》之一:“牛闺临浅汉,鸾驷涉秋河。两怀萦别绪,一宿庆停梭。”【词语牛闺】   汉语大词典:牛闺

  • 时日曷丧

    《书.汤誓》:“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孔传:“众下相率为怠情,不与上和合,比桀于日,曰:‘是日何时丧,我与汝俱亡!’欲杀身以丧桀。”后因以“时日曷丧”表示誓不与共存,形容痛恨

  •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心:心思。忖( ㄘㄨㄣˋ cùn ):揣度。度( ㄉㄨㄛˊ duó ):推测。 别人有心思,我能揣测知道。 表示善揣人意。语出《诗.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唐.张说《孔子堂杜预赞

  • 皋羽泪

    源见“西台痛哭”。指宋谢翱哭祭文天祥事,表达亡国之痛。清唐孙华《读顾亭林集二十四韵》:“登山皋羽泪,泛指幼安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