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粥炉燎须

粥炉燎须

比喻兄弟、姊妹间情意深厚,关怀照顾无所不至。亦称“英公燎须”、“煮粥焚须”。出自唐李勣之事迹。李勣(594-669年),本姓徐,名世勣,字懋(mào茂)功。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东南)人。隋末参加瓦岗军。后降唐,赐姓李,因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改为单名勋。在唐初统一战争及对突厥的战斗中,他功勋卓著,先后任右武侯大将军、并州都督、朔方道行军总管、宰相等职,并被封为英国公。史载,他生性友爱,尽心照顾生病的姐姐,曾亲自为姐姐熬粥,不小心被炉火烧了胡须。姐姐心中不安,不让他这样做,李勣却说:“姐姐多病,我也年老了,给姐姐熬粥也没有几次了。”这件事后来就成了“粥炉燎须”的典故。

【出典】:

新唐书》卷93《李勣传》3821页:“(李勣)性友爱,其姊病,尝自为粥而燎其须。姊戒止。答曰:‘姊多疾,而勣且老,虽欲数进粥,尚几何?’”

【例句】:

宋·苏轼《次韵刘贡父所和》之二:“燎须谁识英公意,黄发聊知子建心。” 明·徐渭《读张君叔学作姊氏状》:“潭水每归怜放逐,粥炉无复燎须眉。”明·徐渭《电》:“好作王戎眼,休烧李勣须。”


【典源】 《新唐书·李勣传》:“ (李勣) 性友爱,其姊病,尝自为粥而燎其须。姊戒止,答曰:‘姊多疾,而勣且老,虽欲数进粥,尚几何?’”

【今译】 唐代李勣身居高位,被封为英国公,为人友爱。其姊有病,他亲自为姊熬粥,不慎将胡须烧着。其姊不让他再熬,他说:“姐姐多病,我也老了,即使想常给姐姐熬粥,又能有几回呢?”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兄弟姊妹之间关怀体贴。

【典形】 火��须、李勣须、 燎须、 粥炉燎须、英公燎须。

【示例】

〔火��须〕 清·归庄《友人索寿其姊八十》:“康强自捣长生药,老弟无烦火��须。”

〔李勣须〕明·徐渭《电》:“好作王戎眼,休烧李勣须。”

〔燎须〕 宋·苏轼《次韵刘贡父所和》之二:“燎须谁识英公意,黄发聊知子建心。”

〔粥炉燎须〕 明·徐渭《读张君叔学所作姊氏状》:“潭水每归怜放逐,粥炉无复燎须眉。”


猜你喜欢

  • 挂冠学疏受

    源见“二疏还乡”。谓以古贤为榜样,功遂身退。元 张天雨《贺新郎.戏次仲举韵》词:“有子平生千万足,看明年、堕地於菟走,挂冠去,学疏受。”

  • 侯嬴重一言

    源见“侯嬴抱关”。谓重然诺,守信义,愿为知己者效死。唐魏徵《述怀》诗:“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 阮籍穷

    同“阮籍途穷”。清宋琬《寄潮州太守尚木宗兄》诗之一:“一麾共惜延年出,万死谁怜阮籍穷?”

  • 忠言逆耳利于行

    《孔子家语.六本》:“孔子曰:‘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忠言:诚恳劝告的话。逆耳:不顺耳。指忠告的话虽然不顺耳,但有利于改正错误和缺点。后因以“忠言逆耳利于行”作为诚恳但刺耳的话,

  • 编柳成简

    《文选.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李善注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载:汉孙敬到洛阳游学,在太学左右一小屋内,先安置其母,然后入学,编柳简以为经。后因用“编柳成简”为苦学的典故。隋江总《建初寺琼法师碑》:“东

  • 甘棠之惠

    见“甘棠遗爱”。汉·扬雄《甘泉赋》:“函甘棠之惠,挟东征之意。”【词语甘棠之惠】  成语:甘棠之惠汉语大词典:甘棠之惠

  • 夏羿弓

    源见“羿射九日”。泛指善射者的弓箭。南朝 梁刘孝威《乌生八九子》诗:“尚逢王吉箭,犹婴夏羿弓。”

  • 燕山铭

    同“燕然颂”。唐王昌龄《少年行》之一:“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唐鲍溶《秋思》诗之二:“立身多户门,何必燕山铭。”【词语燕山铭】   汉语大词典:燕山铭

  • 金縢议

    源见“金縢功”。谓代君王而死的奏议。唐曹唐《三年冬大礼》诗之四:“千官不起金縢议,万国空瞻玉藻声。”【词语金縢议】   汉语大词典:金縢议

  • 佩韦心

    源见“韦弦”。谓性急者警戒自己要有从容和缓的心意。北周庾信《西门豹庙》诗:“恭闻正臣祀,良识佩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