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管宁祭礼

管宁祭礼

三国志.魏书.管宁传》:“宁常著皂帽、布襦袴、布裙,随时单复,出入闺庭,能自任杖,不须扶持。四时祠祭,辄自力强,改加衣服,著絮巾,故在辽东所有白布单衣,视荐馔馈,跪拜成礼。”

管宁是三国时北海人,他于灵帝末渡海避乱至辽东,是一位十分重视祭祀祖先之礼的隐士。后遂用为归隐之典。

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诗:“管宁存祭礼,王霸重朝章。”


主谓 典出《三国志·魏书·管宁传》:管宁博学多识,却不愿应聘,避居辽东,不愿过问政事。但他很重视祭祀祖先。后遂以喻辞官归隐。唐·李绩《赠李征君大寿》诗:“管宁存祭礼,王霸重朝章。”△用于赞咏隐士。


猜你喜欢

  • 洗心革志

    源见“洗心革面”。谓彻底改变旧有的心思和意志。《晋书.潘尼传》:“皆延颈以视,倾耳以听,希道慕业,洗心革志。想洙 泗之风,歌来苏之惠。”并列 洗心,洗濯邪恶之心。彻底改变旧有的心思和意向。《晋书·潘尼

  • 折箠笞

    《后汉书.邓禹传》:“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也。……帝乃征禹还,勑曰:‘赤眉无谷,自当来东,吾折捶笞之,非诸将忧也。无得复妄进兵。’……”汉光武曾在给邓禹的昭命中说:赤眉缺粮,自然要向东方进犯,我只

  • 露犬

    《逸周书.王会》:“䶂犬者,露犬也,能飞食虎豹。”晋张华《博物志》卷三:“文马,赤鬣身白,似若黄金,名吉黄之乘,复蓟之露犬也。”范宁校证:“‘复蓟’之义难解,疑是‘渠叟’之误。”后以之借指珍禽异兽。唐

  • 潘郎白发

    同“潘安白发”。唐窦常《奉寄辰州房使君郎中》诗:“新年只可三十二,却笑潘郎白发生。”

  • 灵萱

    源见“萱草忘忧”。比喻母亲。明杨珽《龙膏记.砥节》:“痛惊风大椿忽掊,恨临霜灵萱摧朽。”

  • 衣钵相传

    衣指佛教僧尼的袈裟,钵指僧尼的食器。中国佛教禅宗的师徒传授便是以这两种物品为表征的,因此称为“衣钵相传”,后泛指师徒之间的继承关系。出自菩提达摩的事迹。菩提达摩(?-528或536年),相传为南天竺人

  • 履下趾

    源见“东郭履”。形容处境窘迫。明王世贞《杜员外述贬》诗:“雪压履下趾,风欺衣前肘。”

  • 义形于色

    指仗义持正的心情流露在脸上。公元前710年,宋国大夫华父督擅自杀死了大夫孔父并夺其妻室,据为己有。宋殇公很生气。华父督便一不作,二不休,又杀死了宋殇公。公羊高在评论华父督先杀孔父而后再杀宋殇公的原因时

  • 地主之仪

    同“地主之谊”。《聊斋志异.三仙》:“未修地主之仪,忽叨盛馔,于理不当。茅茨不远,可便下榻。”见“地主之谊”。【词语地主之仪】  成语:地主之仪汉语大词典:地主之仪

  • 金跃

    《庄子.大宗师》:“子来有病,喘喘然将死。其妻环而泣之。……子来曰:‘……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志,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今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必且为镆铘!”大冶必以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