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箕山之节

箕山之节

箕(jī基)山:山名,在今河南登封县东南。相传尧时隐士许由、巢父曾隐居在箕山。后遂以“箕山”为退隐山林的典故。“箕山之节”指隐居不仕的节操,亦称为“箕山之操”、“箕山之志”。西汉人薛方曾任郡掾祭酒。在王莽专权时,派使者去迎聘薛方到京都任职,却遭到薛方的婉言拒绝,他说:“尧舜在位,下有巢父、许由这样的隐士;现今正是王朝兴隆之际,但我仍想要保持自己的箕山隐居的节操。”后以此典指隐居山林、摒弃仕途的志向。

【出典】:

汉书》卷72《鲍宣传附薛方传》3095、3096页:“薛方尝为郡掾祭酒,尝征不至,及(王)莽以安车迎(薛)方,方因使者辞谢曰:‘尧舜在上,下有巢、由,今明主方隆唐虞之德,小臣欲守箕山之节也。’使者以闻,莽说(通“悦”)其言,不强致。方居家以经教授,喜属文,著诗赋数十篇。”

【例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赵岐传》:“大丈夫生世,遁无箕山之操。”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载曹丕《与吴质书》:“伟长(徐干)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矣。” 唐·房玄龄《晋书·向秀传》:“文帝问曰:‘闻,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秀曰:‘以为巢许狷介之士,未达尧心,岂足多慕。’帝甚悦。” 唐·陈子昂《感遇诗》之31:“箕山有高节,湘水有清源。” 唐·李商隐《览古》:“回头一吊箕山客,始信逃尧不为名。” 元·王恽《鹊桥仙·和刘梦吉韵》:“伊周元不是庸人,吾志在、箕山巢许。”


偏正 隐居箕山不贪念功名的节操。比喻人超脱世俗做隐士的志向。《汉书·鲍宣传》:“尧舜在上,下有巢由,今明主方隆唐虞之德,小臣欲守~也。”※箕,不读作qí。△褒义。旧时多用于写人的清心守节。→萧然物外 ↔持禄养交。也作“箕山之操”、“箕山之志”。


【词语箕山之节】  成语:箕山之节汉语词典:箕山之节

猜你喜欢

  • 置之高阁

    源见“束之高阁”。比喻弃置一旁,不睬不用。清黄宗羲《蒋万为墓志铭》:“二场三场,置之高阁,去取止在头场。”郑观应《盛世危言.练兵》:“纵有黄帝《握奇》、太公《阴符》、孙 吴心法,诸葛八阵,或置之高阁,

  • 歌襦袴

    同“歌五袴”。宋刘辰翁《瑞鹤仙.寿翁丹山》词:“太平易作。听父老,歌襦袴。”宋 平江妓《贺新郎.送太守》:“怕宣郎、旌旗轻转,易歌襦袴。”

  • 耦俱无猜

    《左传.僖公九年》:“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送往事居,耦俱无猜,贞也。”杜预注:“往,死者;居,生者;耦,两也。送死事生,两无疑恨。”杨伯峻注:“耦指死者居者,谓两者於我俱无猜疑。”后以“耦俱无猜

  • 苌弘血化

    同“苌弘化碧”。周斌《闻太一遗书将出版感赋二绝》之一:“鹦鹉洲边芳草碧,苌弘血化已三年。”

  • 双柑

    同“双柑斗酒”。明张景《飞丸记.盟寻泉石》:“看秦川吴苑花正妍,奚囊羯鼓随伴。挈双柑往听莺传,诗肠鼓吹如劝。”王毓岱《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三窟休营兔,双柑往听鹂。”【词语双柑】   汉语大词典:双

  • 六奇计

    同“六出奇计”。宋哀长吉《齐天乐.贺人入赘》词:“万卷书传,六奇计运,冰玉炯然清润。”

  • 如到宝山空手回

    见“如入宝山空手回”。元·杨景贤《刘行首》1折:“正是遇仙不成道,~。”

  • 阳城笑

    源见“东墙窥宋”。指美女迷人的笑。唐李商隐《镜槛》诗:“隐忍阳城笑,喧传郢市歌。”【词语阳城笑】   汉语大词典:阳城笑

  • 书云

    《左传.僖公五年》:“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晋.杜预注:“分,春秋分也。至,冬夏至也。启,立春、立夏。闭,立秋、立冬。云物,气色灾变也。”古时人观天

  • 双渐苏卿

    据《永乐大典》卷二四〇五“苏”字韵记载说:庐州妓女苏小卿与书生双渐相爱。双渐求官,久而不还。假母受江西茶商冯魁的银子,将小卿卖与冯魁。双渐状元及第后,寻访小卿,知被冯魁骗走,张帆追赶,至金山,见苏小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