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穆王八骏

穆王八骏

列子.周穆王》:“王大悦,不恤国事,不乐臣妾,肆意远游。命驾八骏之乘……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穆天子传》卷一:“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踰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晋王嘉拾遗记.周穆王》:“王驭八龙之骏;一名绝地,足不践土;二名翻羽,行若飞禽;三名奔霄,夜行万里;四名越影,逐日而行;五名踰辉,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十影;七名腾雾,乘云而奔;八名挟翼,身有肉翅。”古代神话传说中周穆王八匹名马,说法不一。后以此典表示君主嬉游。亦泛指骏马。唐顾况《露青竹杖歌》:“穆王八骏超昆仑,安用冉冉孤山竹。”唐白居易《八骏图》诗:“穆王八骏天马驹,后人爱之写为图。”


【典源】《列子·周穆王》:“王大悦,不恤国事,不乐臣妾,肆意远游。命驾八骏之乘,右服骅骝而左绿耳,右骖赤骥而左白义, 主车则造父为御, ��为右; 次车之乘,右服渠黄而左踰轮,左骖盗骊而右山子,柏夭主车,参百为御,奔戎为右。”《穆天子传》卷一:“丙寅,天子属官效器,乃命正公郊父受敕宪,用伸人骏之乘,以饮于枝洔(zhi) 之中,积石之南河。天子这骏,赤骥、盗骊、白义、踰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

【今译】 周穆王 (姬满) 不理国事,喜好纵情远游。他乘着八匹骏马拉的车子,由造父等为御者,游遍天下,曾到瑶池与西王母相会。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君主嬉游; 也用以指骏马等。

【典形】 八骏、八骏狗、八骏戏芝田、八马、姬满骏、绿耳、穆王八骏、穆驭良、芝田八骏、周王八骏、周王八马、周原辔、穆满物外游、追穆后、八骏蹄、八骏马、瑶池八骏。

【示例】

〔八骏〕 北周·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夏后瑶台之上,或御二龙; 周王玄圃之前,犹骖八骏。”

〔八骏驹〕 唐·白居易《八骏图》:“穆王得之不为戒,八骏驹来周室坏。”

〔八骏戏芝田〕 元·白朴《燕瑶池》:“穆满当时西狩,八骏戏芝田。”

〔八马〕 唐·李商隐《华岳下题西王母庙》:“神仙有分岂关情?八马虚追落日行。”

〔姬满骏〕 清·黄景仁《忆昔篇》:“且回鲁阳戈,且挽姬满骏。”

〔绿耳〕 唐·李白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无人贵骏骨,绿耳空腾骧。”

〔穆王八骏〕 唐·顾况《露青竹杖歌》:“穆王八骏超昆仑,安用冉冉孤山根。”

〔穆驭良〕 清·黄景仁《泥涂叹》:“纵有穆驭良,为功逊乘橇。”

〔芝田八骏〕 元·李琳《木兰花慢·汴京》:“梦里芝田八骏,禁中花漏三更。”

〔周王八骏〕 明·高启《天闲青骢赤骠二马歌》:“周王八骏去不来,唐帝六马应凡材。”

〔周原辔〕元·揭傒斯《奉题王大学士奉使》:“有天难挚周原辔,无地堪埋汉使轮。”


猜你喜欢

  • 嘲昼眠

    源见“孝先便腹”。谓白昼小寐而被人嘲笑,喻指受到规范的约束。宋陆游《家居》诗之三:“有客问奇字,无人嘲昼眠。”

  • 九牛二虎之力

    《诗.邶风.简兮》:“有力如虎,执辔如组。”《列子.仲尼》:“吾之力者,能裂犀兕之革,曳九牛之尾。”后因以“九牛二虎之力”比喻极大的力量。元郑光祖《三战吕布》三折:“兄弟,你不知他靴尖点地,有九牛二虎

  • 珠照乘

    同“珠乘”。唐罗立言《赋得沽美玉》诗:“宝同珠照乘,价重剑论都。”

  •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看见贤明的人,就应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就应自我反省。语出《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史通.史官建置》:“用使后之学者,坐披囊箧,而神交万古;不出户庭,而穷览

  • 桂影

    源见“月桂”。指月影,月光。唐骆宾王《秋晨同淄州毛司马秋九咏.秋月》:“裛露珠晖冷,凌霜桂影寒。”【词语桂影】   汉语大词典:桂影

  • 诵弦

    《礼记.文王世子》:“春诵夏弦,大师诏之。瞽宗秋学礼,执礼者诏之。冬读书,典书者诏之。礼在瞽宗,书在上庠。”郑玄注:“诵,谓歌乐也;弦,谓以丝播诗。”后因以“诵弦”指诵读诗歌。宋范成大《范村午坐》诗:

  • 大椿

    源见“椿年”。指父亲。明杨珽《龙膏记.砥节》:“痛惊风大椿忽掊,恨临霜灵萱摧朽。”亦喻长寿。明徐渭《赠张君序》:“而其为年也,亦何有于楚之灵冥与大椿也。”【词语大椿】   汉语大词典:大椿

  • 楚弓得失

    同“楚弓楚得”。明杨珽《龙膏记.藏春》:“春光漏泄出闺门,展转狐疑不定,怎做得楚弓得失何劳问?”

  • 握发

    同“吐哺握发”。唐钱起《送任先生任唐山丞》诗:“上公频握发,才子共垂帷。”清方文《闻范质公大司马免官感赋》诗之二:“握发朝廷士,鸣铙夜守营。”【词语握发】   汉语大词典:握发

  • 司马昭之心

    《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曹髦传》:“五月己丑,高贵乡公卒,年二十。”后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帝见威权日去(曹髦在位时,大将军司马昭掌握军政大权,一心想篡夺帝位),不胜其忿。乃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