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温序传》载:温序为隗嚣将所拘劫,温序不降,嚣将赐其剑使自裁。温序受剑,衔须于口,顾左右曰:‘既为贼所迫杀,无令须污土。’遂伏剑而死。后因以“温序须”为慷慨就义的典实。清唐孙华《叶忠节公挽诗》
源见“巢倾卵破”。喻灭门之祸,无一得免。清 戴移孝《惜誓》诗:“一门争死无完卵,三户偷生作楚歌。”
同“醉吐相茵”。清赵翼《秋帆制府挽诗》之四:“虚烦为我高悬榻,不及从公醉吐茵。”【词语醉吐茵】 汉语大词典:醉吐茵
佛家语。彻底了悟、超凡出世的意思。明施耐庵《水浒》第九十回:“(智真长老)数载之前,已知鲁智深是个了身达命之人,只是俗缘未尽,要还杀生之债,因此教他来尘世中走这一遭。”并列 ①安身立命。《水浒传》11
源见“鲲鹏展翅”。比喻有助于奋进腾达的大好形势。宋赵彦端《绛都春.别张子仪》词:“此自君家旧物,看九万清风,为君掀举。”
《老子》第六十九章:“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王弼注:“抗,举也;加,当也。哀者必相惜,而不趣利避害,故必胜。”指势均力敌的两军相战时,充满激愤的一方,有必死决心,故能制敌取胜。后多用以比喻因受压迫而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歌部》载:唐 大历中,歌者张红红与其父乞食于路,将军韦青闻其喉,纳为姬。尝有乐工撰新曲未进,先印可于青。青潜令红红听于屏后,以小豆数合记其拍。乐工歌罢,青入问,云:“已得矣。”青出
源见“书同文,车同轨”。表示国家统一。北周庾信《周宫调曲》:“永从文轨一,长无外户人。”
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论语.先进》“过犹不及”宋朱熹集解:“夫过不及,均也。差之毫厘,缪以千里。”见“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词语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成语: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同“悲丝染”。唐张九龄《酬宋使君见诒》诗:“顾己欢乌鸟,闻君泣素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