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离群索居

离群索居

亦可略作“离索”。群,原指同门朋友;索,散。离群索居。谓离开同伴而孤独地生活。子夏死了儿子,伤心地哭瞎了眼睛,曾子去安慰他。子夏哭着说,天啊!我有什么罪过啊!曾子生气地对他说,你怎么无罪,我和你共受业于孔夫子,后来你退居西河讲学,只炫耀自己,使西河地方的百姓,只知道你,而不知孔夫子,这是你的第一个过错;你死了父母,不使大家知道,潦草办完丧事,这是你的第二个错误;为死一个儿子,便伤心地哭瞎了眼睛,这是你的第三个过错。怎么还说你没有错呢?子夏听后,扔掉手杖,向曾子下拜道,是我的过错,是我的过错!我远离朋友,长期过着孤独的生活,听不到朋友的规劝,才犯了这样的错误啊!

【出典】:

礼记·檀弓上》:“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曾子吊之曰:‘吾闻之也,朋友丧明则哭之。’曾子哭,子夏亦哭。曰:‘天乎,予之无罪也。’曾子怒曰:‘商,女何无罪也?吾与女事夫子于洙泗之间,退而老于西河之上。使西河之民,疑女于夫子,尔罪一也。丧尔亲,使民未有闻焉。尔罪二也。丧尔子,丧而明。尔罪三也。而曰女何无罪与?’子夏投其杖而拜曰:‘吾过矣!吾过矣!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例句】:

东晋·陶潜《和刘柴桑》:“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 唐·白居易《和微之四月一日作》:“两地诚可怜,其奈久离索。”


连动 索,离散,孤独。索居,单独居住。离开群体而单独生活。语本《礼记·檀弓上》:“吾离群而索居,已久矣。”李国文《花园街五号》:“这全是有了,但~的味道,也是相当浓的。”△多用于独处。→形影相吊 形单影只 茕茕孑立 超然独处超然不群 独往独来


【词语离群索居】  成语:离群索居汉语词典:离群索居

猜你喜欢

  • 瑰意琦行

    楚宋玉《对楚王问》:“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夫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旧以“瑰意琦行”指卓异的思想和不平凡的行为。并列 瑰、琦都比喻卓异、珍贵。形容卓异高贵的思想和行为。语出战国楚·宋玉《对

  • 刘家豚犬

    源见“景升豚犬”。指难成大器的子孙。元张昱《惆怅》诗之四:“楚国江山真可惜,刘家豚犬亦何羞。”

  • 煎水作冰

    用油炸水,使之成冰。比喻方法与目的相违背,不会实现。高堂隆,字升平,泰山平阳(今山东泰安一带)人,初为曹操丞相军议掾,魏文帝曹丕即位后,任给事中、侍中,屡借天象,灾异进谏,甚为曹丕所重,官至光禄勋卒。

  • 传癖

    同“左传癖”。唐杨炯《卧读书架赋》:“士安号于书淫,元凯称于《传》癖。”【词语传癖】   汉语大词典:传癖

  • 鱼感姜出

    源见“姜诗跃鲤”。形容孝德感天。唐李商隐《过姚孝子庐偶书》诗:“鱼因感姜出,鹤为吊陶来。”

  • 常何

    宋.宋祁、欧阳修等修撰《新唐书.马周传》:“(马周)至长安,舍中郎将常何家。贞观五年,诏百官言得失。何,武人,不涉学,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太宗怪问何,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客,

  • 支遁鹤

    源见“支公好”。美称鹤。亦用以表现悠闲高雅的情趣。唐陆龟蒙《奉和袭美二游诗.任诗》:“秋笼支遁鹤,夜榻戴颙客。”

  • 毁齿

    汉刘向《说苑.辨物》:“男八月而生齿,八岁而毁齿……女七月而生齿,七岁而毁齿。”后借指儿童七八岁,童年。唐柳宗元《童区寄传》:“自毁齿已上,父兄鬻卖,以觊其利。”清方苞《七思》:“忆小生兮棠之鄙,兄束

  • 报投

    同“投报”。宋梅尧臣《和长吉上人淮甸相遇》:“报投仍勉强,实谬匠者为。”【词语报投】   汉语大词典:报投

  • 斗不挹酒浆

    《诗经.小雅.大东》:“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此是《大东》末章第三、四句。意为:天上的北斗星啊,你空有斗的形状,却不能用来舀酒浆。《大东》小序云是讽刺困于役而伤于财的乱政。后因用为讽徒有其名、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