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离娄至明

离娄至明

孟子.离娄上》:“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东汉.赵岐注:“离娄者,古之明目者,盖以为黄帝时人也。黄帝亡其玄珠,使离娄索之。离朱即离娄也,能视于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

离娄是古代视力极佳的人,传说于百步之外能见秋毫之末。后因用作咏明察之典。

唐.李白《雪谗诗赠友人》:“子野善听,离娄至明。神靡遁响,鬼无逃形。”此借以表示希望居高位者能明察辨明自己的冤情。


【典源】《孟子·离娄上》汉·赵岐注:“离娄,古之明目者,黄帝时人也。黄帝亡其玄珠,使离朱索之,离朱即离娄也,能视,于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楚辞·九章·怀沙》:“离娄微睇兮,瞽以为无明。”《淮南子·原道训》:“离朱之明,察箴末于百步之外。”汉·高诱注:“离朱者,黄帝臣,明目人也。”

【今译】 离娄 (一作离朱),传说是古代眼睛看得最清楚的人。他是黄帝的臣子,黄帝丢失了玄珠,曾派他去寻找。他能在百步以外看清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细毛。

【释义】后以此典形容人洞察事物。

【典形】 离娄肆目、离娄之明、离娄之视、离娄至明、离朱肆目、离朱之明、离娄照。

【示例】

〔离娄肆目〕 唐·张籍《罔象得玄珠》:“离娄徒肆目,罔象乃通玄。”

〔离娄之明〕 北周·庾信《代人乞致仕表》:“扶步有邯郸之失,勉视无离娄之明。”

〔离娄至明〕 唐·李白 《雪谗诗赠友人》:“子野善听,离娄至明。神靡遁响,鬼无逃形。”

〔离朱聪目〕 三国·曹植《车渠椀赋》:“虽离朱之聪目,内炫曜而失晴。”

〔离朱之明〕 唐·李白 《上安州李长史书》:“属早日初眩,星霾未收,乏离朱之明,昧王戎之视。”


猜你喜欢

  •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达:显达。立:意同“三十而立”之“立”,指事业有所成就。 自己想要有所成就,也要使别人有所成就;自己想要显达,也要使别人显达。 这是古代儒家所宣扬的推己及人的恕道。语出《论语.雍也》:“夫仁者,己

  • 濠上之风

    同“濠梁之气”。南朝 梁慧皎《高僧传.竺道壹》:“少以篇牍著称,性率,素好丘壑,一吟一咏,有濠上之风。”

  • 吮痈舐痔

    吮(shǔn),用嘴吸;舐(shì)以舌舔。痈,毒疮;痔,痔疮。吮痈舐痔,形容谄媚之徒趋奉权贵的卑鄙行为。宋国一个叫曹商的人替宋王出使秦国。出发时,有车数辆。到秦国后,秦王对他十分喜欢,又赏给他百辆车

  • 汤休

    代称诗僧。唐杜甫《大云寺赞公房》诗之一: “汤休起我病,微笑索题诗。●《宋书·徐湛之传》: “时有沙门释惠休,善属文,辞采绮艳,湛之与之甚厚。世祖命使还俗。本姓汤,位至扬州从事史。” 南朝宋和尚汤休文

  • 乐以忘忧

    快乐得忘记了忧愁。语出《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后汉书.逸民传.法真》:“处士法真,体兼四业,学穷典奥,幽居恬泊,乐以忘忧。”唐.骆宾王《与博昌父老书》:“野老清谈,

  • 洞庭张乐

    《庄子.天运》:“北门城问于黄帝曰:‘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注:咸池,古乐名,传说为黄帝之乐。洞庭,广庭;洞庭之野,指天地之间),吾始闻之惧,复闻之怠(注:怠,指恐惧之心消退),卒闻之而惑(注:惑,

  • 博浪铁椎吼

    同“博浪飞椎”。明何景明《游猎篇》:“桥边孺子如妇人,博浪沙中铁椎吼。”

  • 玉台

    同“玉镜台”。北周庾信《鸳鸯赋》:“若乃韩寿欲婚,温峤愿妇,玉台不送,胡香未有。”【词语玉台】   汉语大词典:玉台

  • 犁庭扫闾

    把庭院耕成田地。把里巷扫荡一平,比喻彻底摧毁敌方居住之所。语出自西汉论述汉胡关系的上书。扬雄说:“往年汉朝发兵平定西北大宛、西南姑缯、东北乌桓、朝鲜、南方两越等边地的征战,短的不过用个把月时间,长的也

  • 幼妇辞

    源见“绝妙好辞”。泛指极好的诗文。明王世贞《项子出新编索序余病未能讽咏来美聊成短述》诗:“浮名人自惜,孤调晚堪疑。欲定《三都》价,难评幼妇辞。”【词语幼妇辞】   汉语大词典:幼妇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