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磨砖作镜

磨砖作镜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五:“开元中,有沙门道一,住传法院,常日坐禅。师(怀让)知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禅图什么?’一曰:‘图作佛。’师乃取一砖於彼庵前石上磨之。一曰:‘师作什么?’师曰:‘磨作镜。’一曰:‘磨砖岂得成镜耶?’师曰:‘坐禅岂得作佛耶?’”

坐禅,僧尼佛教徒每日修行静坐,排除杂念,使心神恬静的功课。师怀让认为,单凭“坐禅”是不能成佛的,故用“磨砖不能成镜”来启迪他。后因用为事与愿违,痴愚不果之典。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二十四《仰首座求钝菴诗》:“掘井及泉那用巧,磨砖作镜未为愚。”此反用其事。


兼语 把砖磨成镜子。比喻白花时间去做不可能做到的事。语本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南岳怀让禅师》:“开元中有沙门道一住传法院,常日做禅。……师乃取一砖,于彼庵前石上磨。一曰:‘师作什么?’师曰:‘磨作镜。’一曰:‘磨砖岂得成镜邪?’(师曰):‘作禅岂得作佛邪?’”宋·陆游《仰首座求钝庵》:“掘井及泉那用巧,~未为愚。”△贬义。多用于形容荒谬错误的行为方面。→画脂镂冰 钻冰取火。也作“磨砖成镜”。


【典源】 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五:“开元中,有沙门道一住传法浣,常日坐禅。师知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禅图什么?’一曰:‘图作佛。’师乃取一砖,于彼庵前石上磨。一曰:‘师作什么?’师曰:‘磨作镜。’一曰“‘磨砖岂得成镜邪?’师曰:‘坐禅岂得作佛邪?’”

【今译】 唐代开元年间,僧人道一在传法院修行,每日坐禅,怀让禅师知他修行可以成器,去问他:“大和尚坐禅图什么?’道一答:“图成佛。”怀让禅师就拿来一块砖,在道一的庵前石上磨。道一奇怪,问:“禅师干什么?”怀让禅师说:“想磨成镜子。”道一说:“磨砖怎么能成镜呢?”禅师说:“坐禅难道能成佛吗?”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方法不对,白费力气达不到目的。

【典形】 磨碌砖、磨砖作镜、是镜不名砖、顽砖不成镜。

【示例】

〔磨碌砖〕 唐·寒山 《蒸砂拟作饭》:“用力磨碌砖,那堪将作镜。”

〔磨砖作镜〕宋·陆游《仰首座求纯庵诗》:“掘井及泉那用巧,磨砖作镜未为愚。”

〔是镜不名砖〕 金·元好问《汴禅师自斲普照瓦为研》:“有刀堪切玉, 是镜不名砖。”

〔顽砖不成镜〕 清·钱谦益《书破山刻石屋珙禅师语录后》:“顽砖不成镜,焦芽难种谷。”


【词语磨砖作镜】  成语:磨砖作镜汉语词典:磨砖作镜

猜你喜欢

  • 登楼作赋

    源见“王粲登楼”。指汉末王粲避乱客荆州,思归,作《登楼赋》事。宋文天祥《酹江月》词:“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 舞山鸡

    源见“山鸡舞镜”。谓顾影自矜。唐崔护《山鸡舞石镜》诗:“庐峰开石镜,人说舞山鸡。”

  • 左右逢原

    《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谓学问工夫到家后,触处皆得益。后以“左右逢原”指做事得心应手。《朱子语类》卷一三九:“前辈作文者,古人有名文字皆模拟作一篇,故后有作时,左右逢原。”偏正

  • 琐尾

    《诗.邶风.旄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朱熹集传:“琐,细;尾,末也。流离,漂散也……言黎之君臣,流离琐尾,若此其可怜也。”后因以“琐尾”谓颠沛流离,处境艰难。明陈子龙《报夏考功书》:“不孝琐尾遁

  • 方以类聚

    谓同类事物相聚一处。《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孔颖达疏:“方谓法术性行,以类共聚。”晋 皇甫谧《三都赋》序:“土有常产,俗有旧风;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聂绀弩《论通天教主》:“

  • 金貂醉脱

    同“金貂换酒”。宋吴儆《满庭芳.寄叶蔚宗》词:“年年,春好处,联镳荡桨,拾翠挼红。任金貂醉脱,不放杯空。”【词语金貂醉脱】   汉语大词典:金貂醉脱

  • 歌喉留云

    同“歌遏行云”。宋仲并《画堂春.即席》词:“舞袖飘摇回雪,歌喉宛转留云。人间能得几回闻?”

  • 披沙拣金

    比喻细心挑选。唐刘知几《史通·直书》: “然则历考前史,征诸直词,虽古人糟粕,真伪相乱, 而披沙拣金, 有时获宝。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孙兴公云: ‘潘文烂若披锦,无处不善; 陆

  • 三年旱

    源见“东海孝妇”。谓冤极感天。唐 王巨仁《愤怨诗》:“于公恸哭三年旱,邹衍含愁五月霜。”【词语三年旱】   汉语大词典:三年旱

  • 郇国厨

    同“郇公厨”。清俞樾《驻云飞》曲:“甘脆肥酿,郇国厨中品最丰。”【词语郇国厨】   汉语大词典:郇国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