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卷九七〇引《宋书》:“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之华,拂之不去,皇后留之。自后有梅花妆,后人多效之。”指古代女子妆式,描梅花于额上为饰。【词语梅花妆】 汉语
《晋书.舆服志》:“笏者有事则书之,故常簪笔,今之白笔是其遗象……。尚书令、仆射、尚书手版头复有白笔,以紫皮裹之。”古时官吏常执笏,头上簪着白笔,有事便取笔记在笏上。以后,以手版代笏,笏上置白笔。唐.
源见“邹衍吹律”。指气候转暖。唐刘禹锡《和浙西李大夫伊川卜居》诗:“开凿随人化,幽阴为律暄。”
槀(gǎo搞)街:汉朝首都长安街名,在长安城南门内,国内各族君长或使节下榻的宾馆就建在这条街上。又写作“稾街”、“藁街”。西汉时匈奴郅支单于与汉朝对立。西汉大臣甘延寿和陈汤上疏说:“郅支单于对百姓惨毒
见〔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桓玄与殷仲堪等〕次复作危语。桓曰:‘矛头淅米剑头炊。’……殷有一参军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殷曰:‘咄咄逼人。’仲堪眇目故也。”后因以“咄咄逼人”指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冬,梗阳人有狱,魏戊不能断,以狱上。其大宗赂以女乐,魏子将受之。魏戊谓阎没、女宽曰:‘主以不贿闻于诸侯,若受梗阳人,贿莫甚焉。吾子必谏!’皆许诺。退朝,待于庭。馈入,召之。比
同“一瓢颜巷”。宋郑侠《次张汉公言怀》诗:“千里瘴乡吾遂客,一箪穷巷子书生。”
亦作“草长莺飞”。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后用以形容江南春天景色。并列 形容明丽的春景。语本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
源见“犯鳞”、“捋虎须”。喻臣子冒死直谏。王闿运《桂阳州志序》:“犯鳞捋须,考槃独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