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知荣守辱

知荣守辱

《老子》:“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河上公注:“荣以喻尊贵,辱以喻污浊,知己之有荣贵,当守之以污浊。如是,则天下归之如流水入深谷也。”因以“知荣守辱”指韬光养晦的处世哲学。三国 魏曹植《潜志赋》:“亮知荣而守辱,匪徇天以为通。”


并列 知道怎样取得荣誉,却安于受屈辱的地位。这是道家提倡的一种韬晦的处世态度。语本《老子》28章:“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河上公注:“荣以喻尊贵,辱以喻污浊,知己之有荣贵,当守之以污浊。如是,则天下归之如水流入深谷也。”三国魏·曹植《潜志赋》:“亮知荣而守辱,匪徇天以为通。”△多用于处世方面。


【词语知荣守辱】  成语:知荣守辱汉语词典:知荣守辱

猜你喜欢

  • 邪魔外道

    佛家语。指妨害正道的邪说和行为,也泛指一切妖魔鬼怪。《药师经下》:“信世问邪魔外道,妖孽之师,妄说祸福。”并列 邪魔,妖魔。原为佛教用语,指妨害正道的妖魔、邪说及行为。后泛指异端邪说或不正当的门路。《

  • 裹尸马革

    源见“马革裹尸”。谓忠勇无畏,效死沙场。宋陆游《陇头水》诗:“男儿堕地志四方,裹尸马革固其常。”清孙义钧《前定海行》:“裹尸马革壮夫心,囊骨鸱夷忠勇节。”见“马革裹尸”。宋·陆游《陇头水》诗:“男儿堕

  • 恒沙数

    同“恒河沙数”。清赵翼《近日刻诗集者又十数家翻阅之馀戏题一律》:“岂知同在恒沙数,谁独能回大海澜?”【词语恒沙数】   汉语大词典:恒沙数

  • 替戾冈

    《晋书.佛图澄传》载:石勒将攻刘曜,群僚皆以为不可。勒问佛图澄,澄曰:“相轮铃音云:‘秀支替戾冈,仆谷劬秃当。’此羯语也。秀支,军也。替戾冈,出也。仆谷,刘曜胡位也。劬秃当,捉也。此言军出捉得曜也。”

  • 桑蓬之志

    见“桑弧蓬矢”。《礼记·射义》:“男子生,桑弧六,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天地四方者,男子之所事也。”

  • 凿混沌

    同“凿开混沌”。清魏源《剑阁》诗之二:“人力凿混沌,天心戒倾覆。”

  • 移风改俗

    同“移风易俗”。《宋书.乐志一》:“移风改俗,致和乐之极。”《南史.宋纪上.武帝》:“公闲邪纳正,移风改俗。”见“移风易俗”。《宋书·乐志》:“~ ,致和乐之极。”【词语移风改俗】  成语:移风改俗汉

  • 刻船求剑

    同“刻舟求剑”。唐刘知幾《史通.因习》:“夫事有贸迁,而言无变革,此所谓胶柱而调瑟,刻船以求剑也。”见“刻舟求剑”。唐·刘知几《史通·因习》:“夫事有贸迁,而言无变革,此所谓胶柱而调瑟,刻船以求剑也。

  • 耳食

    《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司马贞《索隐》:“言俗学浅识,举而笑秦,此犹耳食,不能知味也。”自己对事物没有真知灼见,却欣欣然

  • 青藜

    源见“青藜照阁”。指夜读照明的灯烛。宋王安石《上元戏呈贡父》诗:“不知太一游何处,定把青藜独照公。”亦借指勤学苦读。明 孙仁孺《东郭记.则得妻》:“衣冠俊雅,为姻亲青藜抛下。”亦借指读书人。明夏完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