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尘饭涂羹”。清黄遵宪《初闻京师义和团事感赋》诗:“尽将儿戏尘羹事,付与尸居木偶人。”【词语尘羹】 汉语大词典:尘羹
源见“渐入佳境”。喻境遇越来越好。宋戴复古《客游》诗:“倒餐甘蔗入佳境,昼着锦衣归故乡。”
源见“不食武昌鱼”。借指去武昌的行踪。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词:“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源见“鲲鹏展翅”。喻指远大的抱负和非凡的才能。宋张榘《金缕曲.次韵拙逸刘直孺见寄言志》词:“渐养就抟风鹏翼。任你祖鞭先着了,占鸥天浩荡观浮没。”
《文选》卷四十二,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谓百年己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
源见“子桑寒饥”。形容生活贫寒窘困。清黄景仁《久雨寄示顾文子》诗:“只疑天意骄河伯,可念人穷到子桑。”
源见“巫山云雨”。指巫峡。唐杜甫《春夜峡州田侍御长史津亭留宴》诗:“始知云雨峡,忽尽下牢边。”
疾:恨。没世:死亡。 君子就怕到死没人称颂他。 表示人们不愿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史记.伯夷列传》:“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伯夷、叔齐,得
宋.林逋(林和靖)山园小梅诗之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千古传为咏梅佳句。林诗原描写梅花的香味与姿态,后“暗香疏影”遂为梅花的代词。亦作“疏影暗香”。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四回:“两个
《后汉书.廖扶传》:“扶感父以法丧身,惮为吏……遂绝志世外。专精经典,尤明天文、谶纬、风角、推步之术。州郡公府辟召皆不应……常居先人冢侧,未曾入城市。”“当时人因号为北郭先生。”东汉汝南平舆人廖扶,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