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痴顽老子

痴顽老子

新五代史.杂传.冯道》:“契丹灭晋,道又事契丹,朝耶律德光于京师。……德光诮之曰:‘尔是何等老子?’对曰:‘无才无德痴顽老子。’”

五代.冯道的自称。因其以愚痴顽钝老迈自居,故称。后多指痴呆顽固的老人。

宋.陆游《龟堂杂题》诗:“痴顽老子老无能,游惰农夫酒肉僧。”


偏正 无知顽钝的老人。《新五代史·冯道传》:“契丹灭晋,道又事契丹,朝耶律德光于京师。……德光诮之曰:‘尔是何等老子?’对曰:‘无才无德,~。’”△多用于称人。


【典源】《新五代史·冯道传》:“契丹灭晋,(冯) 道又事契丹,朝耶律德光于京师。德光责道事晋无状,道不能对。又问曰:‘何以来朝?’对曰:‘无城无兵,安敢不来。’德光诮之曰:‘尔是何等老子?’对曰:‘无才无德痴顽老子。’德光喜,以道为太傅。”“当是时,天下大乱,戎夷交侵,生民之命,急于倒悬,道方自号‘长乐老’,著书数百言,陈己更事四姓及契丹所得阶勋官爵以为荣。”

【今译】 五代时,契丹灭后晋,后晋宰相冯道又改事契丹,去朝见耶律德光。德光问冯道:“你是个什么老家伙?”冯道回答:“我是无才无德的痴顽老子。”因而被任为太傅。当时天下大乱,外族入侵,百姓流离失所,而冯道自称长乐老,著书列出自己历事后唐、后晋、契丹、后汉、后周五朝所得的封爵和官名以为荣。冯死后追谥瀛王。

【释义】 后以此典称缺少廉耻、气节的官僚。

【典形】 长乐老、痴顽老、老子痴顽、无才无德、瀛王长乐、痴钝冯道、嘉名伴尔痴。

【示例】

〔长乐老〕 清·孔尚任《桃花扇》:“借手杀仇长乐老,胁肩媚贵半闲堂。”

〔痴顽老〕 宋·陆游《醉歌》:“无材无德痴顽老,尔来对客惟称好。”

〔老子痴顽〕 宋·陆游《遣兴》:“老子痴顽惯转蓬,残年懒复问穷通。”

〔无才无德〕 金·元好问《乙卯端四月感怀》:“好个旧家长乐老,无才无德只痴顽。”

〔瀛王长乐〕 清·程先贞 《秋兴》:“夷甫清谈衔恨日,瀛王长乐沐恩年。”


【词语痴顽老子】  成语:痴顽老子汉语词典:痴顽老子

猜你喜欢

  • 狡兔尽则良犬烹

    同“狡兔死,走狗烹”。《韩非子.内储说下》:“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词语狡兔尽则良犬烹】   汉语大词典:狡兔尽则良犬烹

  • 截鹤续凫

    同“断鹤续凫”。元耶律楚材《为石壁寺请信公庵主开堂疏》:“窃以达摩昔年莽卤,截鹤续凫;天宁今日颟顸,证龟作鳖。”其他 截断鹤的长胫,续补在凫的短胫上。比喻事物勉强代替就会失却其本来的真实性。康有为《广

  • 胜算

    《孙子.计》:“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后因以“胜算”指能够克敌制胜或取得成功的谋略。宋苏舜钦《代人上申公祝寿》诗:“胜算剧破竹,威声如走霆。”郭沫若《恢复.怀亡友》:“不过我们也没有一个人

  •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中宵:夜半。 今夜的星辰已不是昨夜的星辰,为了谁人我站立在风露之下等待中宵? 形容深夜相思的悲苦情态。语出清.黄仲则《绮怀》:“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郁

  • 洽闻强记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孔丛子.嘉言》:“〔孔仲尼〕躬履谦让,洽闻强记。”明 杨慎《祭用贞弟文》:“仕优而学,退食自公,洽闻强记,贵异贱同。”见“博闻强志”。【词语洽闻强记】  成语:洽闻强记汉语大词典

  • 种秫作酒

    源见“陶令秫”。形容人喜酒好饮。宋苏轼《莫笑银杯小》诗:“犹将公田二顷五十亩,种秫作酒不种粳。”

  •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 古人把培养英才看作是人生一大乐事。语出《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

  • 爱妾换马

    42` 唐.朱揆《钗小志.爱妾换马》:“后魏曹彰性倜傥,偶逢骏马爱之,其生所惜也。彰曰:‘彰有美妾可换,惟君所择。’马生因指一妓,彰遂换之。马名‘白鹊’。故后人作《爱妾换马》诗,奏之弦歌焉。”唐.李冗

  • 每逢佳节倍思亲

    亲:亲人。 意谓游子思念亲人之情,在节日里尤其强烈。语出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有桥《快点鞭,过一个中国春节》(《武汉晚报》1992年2月1日):“中国有

  • 三坟五典

    《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杜预注:“皆古书名。”汉孔安国《尚书序》:“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