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甚嚣尘上

甚嚣尘上

原指作战时人声喧扰,尘埃飞扬。后以比喻坏人坏事闹得喧嚣一时,乌烟瘴气。公元前575年年,晋楚两国打了一场鄢陵之战。战争开始前,楚共王登上楼车瞭望晋军。太宰伯州犁侍立于楚王身后。楚共王边看边说:‘有人骑马来往奔跑是干什么?’伯州犁说:“那是找军吏。”楚王说:“都集合到中军了。”伯州犁说:“这是一起谋划。”楚共王说:“帐幕张开了。”伯州犁说:“这是祈祷先君保佑呢。”楚共王说:“帐蓬撤去了”伯州犁说:“快要发布进攻命令了。”楚共王说:“喧闹得厉害,而且尘土飞扬起来了。”伯州犁说:“那是晋军填井平灶,马上要开战了。”……战争开始后,楚军一度颇为得手,但是因为楚军主帅子反喝醉了酒,最终还是打了败仗。

【出典】:

左传·成公十六年》:“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军。子重使太宰伯州犁侍于王后。王曰:‘骋而左右,何也?”曰:‘召军吏也。’‘皆聚于中军矣。’曰:‘合谋也。’‘张幕矣。’曰:‘虔卜于先君也。’‘彻幕矣。’曰:‘将发命也。’‘甚嚣,且尘上矣。’曰:‘将塞井夷灶而为行也。’”

【例句】:

清·梁启超《说国风》上:“其人民不肯妄作聪明,以致甚嚣尘上,而亦以学术政治皆务核名实,故一切矫诬夸张之言行,不能见容于社会。”


并列 嚣,喧闹。原指军营中士卒喧嚣,尘土飞扬的纷乱状态。后形容消息盛传,议论纷纷。语本《左传·成公十六年》:“王曰:‘将发命也,甚嚣,且尘上(尘上:尘土飞扬)矣。’”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但是近来的妥协空气,反共声浪,忽又~。”郭沫若《我怎样写〈青铜时代〉和〈十批判书〉》:“这样陪都的生活,经过一番~之后,似乎又像洒了水的一样。”△贬义。用于社会情态和社会舆论。→沸沸扬扬 张牙舞爪↔鸦雀无声


【词语甚嚣尘上】  成语:甚嚣尘上汉语词典:甚嚣尘上

猜你喜欢

  • 伐檀之刺

    《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伐檀》前之小序云:“《伐檀》,刺贪也。在位贪鄙,无功而

  • 沧海一粟

    大海中的一粒粟米。比喻极其渺小。苏轼《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偏正 粟,小米,谷子。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语本宋·苏轼《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张贤亮

  • 有舌

    源见“张仪舌”。指有善辩的口才。唐 温会《奉陪段相公晚夏登张仪楼》诗:“有舌嗟秦策,飞梁驾楚材。”

  • 陈登上下床

    源见“元龙高卧”。比喻地位高下悬殊。宋朱槔《三山次潘静之升书记韵》:“且倾徐邈圣贤酒,不问陈登上下床。”

  • 楚卞三泣

    源见“和氏之璧”。指怀才不遇,忠贞见疑。唐吕温《古兴》诗:“越欧百炼时,楚 卞三泣地。二宝无人识,千龄皆弃置。”

  • 谏猎人

    源见“谏猎”。指汉司马相如。明李攀龙《春日闻明卿之京却寄》诗:“十载浮云傍逐臣,归来不改汉宫春。摩挲金马宫门外,谁识当时谏猎人?”【词语谏猎人】   汉语大词典:谏猎人

  • 倒持干戈,授人以柄

    见〔倒持太阿,授人以柄〕。

  • 鲁阳指日

    同“鲁阳挥戈”。清 吾庐儒《京华慷慨竹枝词.电灯》:“大地茫茫日暮时,鲁阳指日日仍驰。”【词语鲁阳指日】  成语:鲁阳指日汉语大词典:鲁阳指日

  • 王子控鹤

    源见“王乔控鹤”。用以形容仙家风度。清 樊增祥《戏赠王子裳太守》诗:“王子控鹤来,吹笙载还家。”

  • 戒丰侯

    源见“丰侯著戒”。谓劝人戒酒。清厉鹗《次韵西林和徐申来无酒》:“沉当戒丰侯,嗜或败齐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