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瓶罄罍耻

瓶罄罍耻

诗经.小雅.蓼莪》:“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这是《蓼莪》诗的第三章,大意是说:小瓶子空空啊,是大酒樽的耻辱。无福人孤苦地生活,可真是不如死去!没有父亲哪有依靠?没有母亲哪有仗倚?出门去含着忧愁,进门来心绪惶惶,已经到了还以为不至!

这首诗的主题是说,父母养育子女极为不易,可是社会风气不好,使父母劳瘁而做子辈的却不能终养。“瓶罄罍耻”是一种比喻,它表明在下小民中存在这样的问题,正是统治者不施教化的耻辱。

后因以“瓶罄罍耻”比喻在上者不明,致使贤良被斥、正直之士受谗。

北周.庾信《庾子山集》卷十二《思旧铭:“麟止星落,月死珠伤。瓶罄罍耻,芝焚蕙叹。”

又以“瓶罍之耻”指人子未尽奉养之责。清.顾炎武《与李湘北书》:“一旦祷北辰而不验,回西景以无期,则瓶罍奚偿,风木之悲何及?”


并列 瓶,小酒器。罄,空。罍,大酒器。小瓶没有酒了,大瓶也引以为耻。比喻关系密切,彼此利害一致。也形容物伤其类。语本《诗经·小雅·蓼莪》:“瓶之罄矣,维罍之耻。”三国魏·曹丕《又与吴质书》:“从我游处,独不及门,~,能无怀愧?”北周·庾信《思旧铭》:“麟亡星落,月死珠伤。~,芝焚蕙叹。”△多用于人际关系方面。→唇亡齿寒


【词语瓶罄罍耻】  成语:瓶罄罍耻汉语词典:瓶罄罍耻

猜你喜欢

  • 留徐下榻

    同“留徐榻”。明何景明《同张仲修再过刘子》诗:“留徐还下榻,访戴不回舟。”

  • 愿作锦鞋

    晋.陶潜《陶渊明集》卷五《闲情赋》:“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晋诗人陶潜在《闲情赋》中有“愿在丝而为履”句,表达为爱情而献身的痴情。后遂用为咏对女子过分痴情之典。唐.

  • 牛蹄中鱼

    汉.刘向《说苑.善说》十八:“庄周贫者,往贷粟于魏文侯,文侯曰:‘待吾邑粟之来而献之。’周曰:‘乃今者周之来,见道傍牛蹄中有附鱼焉,大息谓周曰:“我尚可活也?”周曰:“须我为汝南见楚王,决江淮以溉汝。

  • 借前筹

    同“借箸筹”。唐高適《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诗:“军书陈上策,廷议借前筹。”【词语借前筹】   汉语大词典:借前筹

  • 济川心

    源见“傅说霖”。指担负国家重任的抱负。唐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诗:“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

  • 孝尼伤

    源见“广陵散”。感叹技艺绝传。明袁宏道《舟中与诸上人谈亡友潘雪松事》诗:“司马也须杨恽在,《广陵》终作孝尼伤。”

  • 玉镜

    同“玉镜台”。明梅鼎祚《玉合记.参成》:“这分明,是温家勾凤引鸾的玉镜。”【词语玉镜】   汉语大词典:玉镜

  • 温凊定省

    同“晨昏温凊”。清 陈裴之《香畹楼忆语》:“且绿珠、碧玉,徒侈艳情,温凊定省,孰能奉吾老母者?”【词语温凊定省】  成语:温凊定省汉语大词典:温凊定省

  • 杨朱路

    同“杨朱泣歧路”。泛指歧路,分别的路。北周庾信《别张洗马枢》诗:“君登苏武桥,我见杨朱路。”明 汤式《普天乐.友人为人所诬赴杭》曲:“袖拂庾公尘,人上杨朱路。”【词语杨朱路】   汉语大词典:杨朱路

  • 眼白

    源见“青白眼”。以白眼斜视,表示轻慢。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宋黄庭坚《奉答固道》诗:“末俗相看终眼白,故人不见想山高。”【词语眼白】   汉语大词典:眼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