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独孤侧帽

独孤侧帽

周书.独孤信传》载:独孤信仪表风雅俊逸,“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后遂以“独孤侧帽”形容人姿仪俊秀,为人羡仿。清吴兆骞《同陈子长坐毡帐中话吴门旧游》诗:“独孤侧帽倾士女,正平摇笔凌王侯。”


【典源】《周书·独孤信传》:“ (独孤) 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北史·独孤信传》亦载。【今译】 北周独孤信姿仪俊秀,风度高雅,声振四方。任秦州刺史时,一次打猎天晚,他驰马入城,帽子有些偏斜。第二天,士民百姓戴帽子都效仿他而斜戴。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风仪高雅,为人羡慕; 也用以咏外出游赏。

【典形】 侧帽、侧帽檐、独孤侧帽、角巾欹、巾欹、欹短发、欹冠、欹客帽、欹帽、欹乌纱、轻风侧帽、纱帽侧、乌帽侧、席帽斜、醉帽欹侧、乌帽欹斜、醉帽斜、欹纱帽、欹巾冠、帽檐欹。

【示例】

〔侧帽〕 唐·李商隐《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风长应侧帽,路隘岂容车?”

〔侧帽檐〕 唐·李商隐《饮席代官妓赠两从事》:“新人桥上著春衫,旧主江边侧帽檐。”

〔独孤侧帽〕 清·吴兆骞《同陈子长坐毡帐中话吴门旧游》:“独孤侧帽倾士女,正平摇笔淩王侯。”

〔角巾欹〕宋·黄庭坚《次韵文安国纪梦》:“独怪区区践绳墨,相逢未省角巾欹。”

〔巾欹〕 宋·陈师道《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

〔欹短发〕 宋·范成大《丁酉重九药市呈坐客》:“乌帽不辞欹短发,黄花终是欠东篱。”

〔欹冠〕 宋·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翠微路窄,醉晚风,凭谁为整欹冠?”

〔欹客帽〕 宋·吴文英《齐天乐·毗陵陪两别驾》:“秋香未老,渐风雨西城,暗欹客帽。”

〔欹乌纱〕 唐·李商隐《安平公诗》:“仲子延岳年十六,面如白玉欹乌纱。”

〔轻风侧帽〕 宋·杨亿《公子》:“细雨垫巾过柳市,轻风侧帽上铜堤。”

〔纱帽侧〕 唐·杜甫《秋野》之三:“掉头纱帽侧,曝背竹书光。”

〔乌帽侧〕 唐·白居易《予自到洛中联句》:“起时乌帽侧,散处玉山颓。”

〔席帽斜〕宋·范成大 《与正夫朋元游陈侍御园》:“城中马上那知此,尘满长裾席帽斜。”


猜你喜欢

  • 湘斑

    同“湘妃竹”。宋陆游《山行》诗:“三尺古琴馀爨迹,一枝禅杖带湘斑。”

  • 腰缠骑鹤扬州

    同“腰金骑鹤”。宋吴礼之《风入松.江总》词:“恬然云水无贪客,笑腰缠、骑鹤扬州。”

  • 泣西河

    参见:西河之泣

  • 再顾倾人国

    源见“倾城倾国”。形容女子极其美丽。宋辛弃疾《水龙吟.贾李延年歌》词:“未论一顾倾城,再顾又倾人国。”

  • 咏归

    同“咏雩”。《后汉书.仲长统传》:“讽于舞雩之下,咏归高堂之上。”【词语咏归】   汉语大词典:咏归

  • 半路上出家

    见“半路出家”。《醒世恒言》卷33:“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作生意,便是~的一般。”

  • 冯驩铗

    同“冯驩弹铗”。明李梦阳《驰景篇》:“遥忆鹿门驾,缅轸冯驩铗。”清吴嘉纪《送汪以言》诗:“逢世家传刘向经,干人独耻冯驩铗。”【词语冯驩铗】   汉语大词典:冯驩铗

  • 矫枉过直

    同“矫枉过正”。汉 袁康《越绝书.篇叙外传记》:“子之复仇,臣之讨贼,至诚感天,矫枉过直,乳狗哺虎,不计祸福。”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四节:“学问之汩没性灵,至是已极,物极必反,矫枉

  • 耀蝉

    《荀子.致仕》:“夫耀蝉者,务在明其火,振其树而已。火不明,虽振其树,无益也。今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则天下归之,若蝉之归明火也。”后因以“耀蝉”为明主真诚求贤、天下贤士来归的典故。汉贾谊《新书.匈奴》:

  • 一蟹讥

    源见“一蟹不如一蟹”。谓每况愈下。柳亚子《论诗六绝句》之三:“一卷生吞杜老诗,圣人伎俩只如斯。兰陵学术传秦相,难免陶家一蟹讥。”【词语一蟹讥】   汉语大词典:一蟹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