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犹豫

犹豫

人们做事或要拿主意,下决心时迟疑不决,顾虑重重,这种情形便叫做 “犹豫”。

为什么 “不果决”叫 “犹豫”呢?

颜氏家训》是这样解释的: “人将犬行,犬好 ( hào) 豫在人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如此往复,故曰犹豫。”人带着狗走,狗总喜欢跑在人的前头,人赶不上狗,狗便回头等人,如此往复不断,因而称此为 “犹豫”。

犹为 “犬”; 豫通 “预”,预先之意。 “犹”预先跑在人前,反反复复,它的这种行动被叫做 “犹豫”。《颜氏家训》这种解释,初看似乎有一定道理,但典籍里 “犹豫”可有多种写法,如 “犹豫”、“犹与”、“容与”、“由夷”,等等,这就令人怀疑 《颜氏家训》的说法了!

语言学家经过研究,确定 “犹豫”是个联绵词,表示疑虑不决之意,成语有 “犹豫不决”之说。联绵词只是个声音组织,是不能拆开分训的,如 “玻璃”,不能说 “玻”是什么、“璃”是什么,同样,“犹豫”是个双声联绵词,也是不可拆开分训的, 《颜氏家训》的解释,只能说是一种望文生义了。


猜你喜欢

  • 乐以忘忧

    快乐得忘记了忧愁。语出《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后汉书.逸民传.法真》:“处士法真,体兼四业,学穷典奥,幽居恬泊,乐以忘忧。”唐.骆宾王《与博昌父老书》:“野老清谈,

  • 天放

    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意思。《庄子.马蹄》“一而不党,命曰天放。”成玄英疏:“党,偏;命,名;天,自然也。”【词语天放】   汉语大词典:天放

  • 羊公石

    同“羊公碑”。明吴廷翰《送叶道亨擢襄阳别驾》诗:“何如寂寞羊公石,千载犹如堕泪时。”【词语羊公石】   汉语大词典:羊公石

  • 画长眉

    同“画眉”。唐 于?《古别离》诗:“青楼邻里妇,终年画长眉。自倚对良匹,笑妾空罗帏。”

  • 桐棺三寸

    桐木做的三寸厚的棺材,表示薄葬。《左传.哀公二年》:“桐棺三寸,不设属辟。”《史记.太史公自序》:“其送死,桐棺三寸,举音不尽其哀。”《韩非子.显学》:“墨者之葬也,冬日冬服,夏日夏服,桐棺三寸,服丧

  • 醉翁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僊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宋欧阳修于滁州为政以宽著名,又值年岁

  • 唼血

    同“歃( ㄕㄚˋ shà 霎)血”。古人会盟时,以牲血涂于口旁,表示守信。《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又《汉书.王陵传》:“始与高祖唼血而盟,诸君

  • 钟鸣饭

    源见“碧纱笼”。谓受到礼遇。元 萨都剌《赠䜣笑隐长老》诗:“客遇钟鸣饭,僧披御赐衣。”【词语钟鸣饭】   汉语大词典:钟鸣饭

  • 征兰梦兆

    源见“燕梦征兰”。指怀孕生子的吉兆。清 顾家相《粉孩儿.强笑词》套曲:“祝征兰梦兆南国燕,椒聊蕃衍。”

  • 得寸得尺

    《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谓或多或少皆有所得。后以“得寸得尺”谓能得多少就得多少。清薛福成《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官保护华民疏》:“惟须认定主见,中外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