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昭公七年》:“虽有挈瓶(注:汲水用的瓶子,装水很少)之知,守不假器,礼也。”晋.杜预注:“挈瓶,汲者,喻小知。为人守器,犹知不以借人。”原意仅有挈瓶汲水的知识,犹能谨守其汲器不借给别人。后用以
源见“虞歌诀别”。慨叹英雄末路,无可奈何。清顾嗣立《宿迁西楚霸王故里》诗:“王霸业成破釜日,英雄泪尽别骓时。”
同“绣衣持斧”。元 萨都剌《上内台治书阿鲁图立先茔石》诗:“獬豸峨冠侍紫皇,绣衣玉斧破炎荒。”
《文选》卷十三晋.潘安仁(岳)《秋兴赋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以太尉掾兼虎贲中郎将,寓直于散骑之省。”又,《文选》卷九有潘安仁(岳)《射雉赋》。北周.庾信《庾子山集》卷一《春赋》:“射雉中郎
同“庚申守”。唐 程紫霄《示守庚申众》诗:“不守庚申亦不疑,此心常与道相宜。”【词语守庚申】 汉语大词典:守庚申
源见“扣槃扪烛”。比喻只凭片面了解或局部经验就对事物妄加判断。清赵翼《岣嵝碑歌》:“盲翁扪籥但取似,叶公好龙固为名。”主谓 比喻只了解片面情况或只凭局部经验就对事物妄加判断。语本宋·苏轼《日喻》:“生
同“勒铭燕然”。唐李峤《送骆奉礼从军》诗:“希君勒石返,歌舞入城闉。”【词语勒石】 汉语大词典:勒石
源见“辽东鹤”。谓重归故里,人事变迁。清钱谦益《十月朔日抵广陵》诗:“流萤尚作芜城梦,跨鹤真同华表归。”
《汉书.高帝纪》:“吾以羽檄征下兵,未有至者。”颜师古注:“其有急事,则加以鸟羽插之,示速疾也。”古代报警文书常插上鸟羽,以示军情紧急。《魏武奏事》云:“今边有警,辄露檄插羽。”唐.刘禹锡《和董庶中古
庄蹻与盗跖。历来被诬为古之大盗,故旧以“蹻跖”比喻盗贼,实为古代奴隶起义领袖。《宋书.顾恺之传》:“尔乃蹻跖横行、曾、原窘步。”曾:指孔子的学生曾参,字子舆,以孝著称。后世称为宗圣。原:即孔子的学生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