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鹿走姑苏台”。明陈所闻《驻马听.吴山拜伍相庙》曲:“不能勾鲸吞越国,翻教鹿走苏台,鸱泛江风。”主谓 《汉书·伍被传》载:“后王(淮南王)坐东宫,召被欲与计事,呼之曰:‘将军上。’被曰:‘王安得亡国
指攻取乱国。《左传.襄公十四年》:“仲虺有言曰:‘亡者侮之,乱者取之,推亡固存,国之道也。’君其定卫以待时乎!”
亦作“镂金错彩”。南朝梁钟嵘《诗品》:“汤惠休曰:‘谢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谢:指谢灵运。颜:指颜延之。错:深饰。镂:刻镂。深绘五色,雕刻金银,本谓雕绘工丽。后用以形容诗文辞藻绚烂。并列 雕绘
夏木:夏天的树木。啭( ㄓㄨㄢˋ zhuàn ):鸟鸣婉转。黄鹂:即黄莺。鸣声婉转动听。 在夏日浓阴四合的密林里,黄莺儿放声歌唱。 形容夏日山林景象。语出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漠漠水田飞白
比喻掌握国家权柄。《北齐书.文宣帝纪》:“昔放勋驭世,沉璧属子;重华握历,持衡拥璇。”衡、璇:北斗七星中的二星名。并列 衡、璇,北斗七星中的二星名。比喻掌握国家极大权力。《北齐书·文宣帝纪》:“昔放勋
劳人:劳碌的人。草草:劳神的样子。 意谓劳碌之人辛劳不已。语出《诗.小雅.巷伯》:“骄人好好,劳人草草。”辜鸿铭《张文襄幕府纪闻》卷上:“张宫保属吏,至今犹是劳人草草,拮据不遑。而(盛)宫保僚属,即
同“百步穿杨”。清 陈康琪《郎潜纪闻》卷六:“他人竭蹶喘汗不能者汝则沛然有余,譬之于射,汝穿杨百中矣。”
唐陆羽《武夷山记》:“武夷君于八月十五日山上置幔亭,化虹桥,大会乡人宴饮,曰:‘汝等皆吾之曾孙也。’”后以“武夷仙伯”指长寿之人。宋王以宁《鹧鸪天.寿杜士美》词:“帝乙何年骑玉龙,武夷仙伯笑相从。”
同“攀髯”。宋欧阳修《辞覃恩转左丞表》:“国恩未报,但虞填壑以遗羞;金鼎已成,岂谓攀胡之莫及。”【词语攀胡】 汉语大词典:攀胡
《文卷》卷四十三,三国魏.嵇叔夜(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吾新失母兄之欢,意常凄切。女年十三,男年八岁,未及成人,况复多病,顾此恨恨,如何可言。”三国魏高士嵇康在拒绝山涛推荐他出仕的信中,谈到了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