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击楫
源见“中流击楫”。表示誓死驱逐敌虏、收复失地的壮烈气概。柳亚子《浙游杂诗》:“探胜归来水一洼,渡江击楫愿还赊。”
源见“中流击楫”。表示誓死驱逐敌虏、收复失地的壮烈气概。柳亚子《浙游杂诗》:“探胜归来水一洼,渡江击楫愿还赊。”
同“吠尧桀犬”。明郑若庸《玉玦记.诏封》:“吠尧跖狗,鼎烹难贷。”
燕:燕国公张说。许:许国公苏颋。燕许两大文学家。后以此典赞誉文学大家。出自唐人张说、苏颋事迹。张说生平事迹,参见后“得江山助”条;苏颋生平事迹参见“思若涌泉”条。史载,自唐中宗景龙年后,张说、苏颋皆以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战国时,赵奢子括少学兵法,喜谈兵而父不能难。但奢说:括若将兵必败。及括代廉颇为将,括母上书赵王曰:“括不可使将,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后括兵败身死。
源见“吴下阿蒙”。谓另眼看待,用新眼光看人。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必为长足之进步矣。”见“刮目相待”。【词语刮目相见】 成语:刮目相见汉语大词
源见“司马昭之心”。指人所共知的野心。清黄宗羲《御史余公墓志铭》:“尾大末强,路人皆知,不敢声扬,公独奋笔。”《野叟曝言》七二回:“秦桧之恶,路人皆知。”主谓 过路人个个都知道。比喻人所共知。语本《汉
源见“梦惠连”。指有神来之笔的美诗佳句。元钱霖《台城路.次邵复孺韵》词:“花明柳暝,念贾箧香空,谢池诗冷。”
同“谷号愚”。唐虞世南《门有车马客》诗:“如何守直道,翻使谷名愚?”
同“函关紫气”。明徐渭《幕府游武夷九曲令拟诗》诗:“关尹预占函谷气,桃花故引武陵舟。”
南海鲛人泣时泪下成珠。汉代郭宪《洞冥记》:相传吠勒国去长安九千里,在日南,“其人乘象入海底取宝,宿于鲛人之舍,得泪珠,则鲛所泣之珠也。亦曰‘泣珠’。”南朝齐祖冲之《述异记》:“南海中有鲛人室,水居如鱼
同“白眉良”。元揭傒斯《病中初度》诗:“举眼青如故,轩眉白最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