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治天下匠

治天下匠

治:治理。天下:国家。匠:有专门技能的人。此典指耶律楚材驳斥造弓匠常八斤儒者无用的说法,自喻为治理国家的专门人材。耶律楚材(1190-1244年),字晋卿,契丹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九世孙。自幼学儒,博览群书,旁通天文、地理、术数、医卜、释老。金末,曾担任开州同知、燕京行台左右司员外郎。1215年,蒙古军攻占燕京,耶律楚材归附蒙古,以书记官和占卜星相家随成吉思汗西征。旋受赐名吾图撤合里(蒙语“长髯人”之意)。一位名叫常八斤的西夏人,因善于造弓颇受成吉思汗赏识。常八斤矜夸自大,口出狂言:“如今国家用兵打仗,耶律楚材一介儒士,有何用处?”耶律楚材反驳道:“造弓必须任用专门的弓匠,拥有天下的怎么能不使用治理国家的专门人材呢?”成吉思汗非常赏识这番话,由此,对耶律楚材渐渐重用和亲近起来了。

【出典】:

元史》卷146《耶律楚材传》3456页:“夏人常八斤,以善造弓,见知于帝(成吉思汗),因每自矜曰:‘国家方用武,耶律儒者何用。’楚材曰:‘治弓尚须用弓匠,为天下者岂可不用治天下匠耶?’帝闻之甚喜,日见亲用。”

【例句】:

元末明初·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2《治天下匠》:“中书令耶律文正王楚材,字晋卿,在金为燕京行省员外郎。国亡,归于我朝,从太祖征伐诸国。夏人常八斤者,以治弓见知于上。诧王曰:‘本朝尚武,而明公欲以文进,不已左乎!’王曰:‘且治弓尚须弓匠,岂治天下不用治天下匠耶?’上闻之喜,自是用王益密。”


猜你喜欢

  • 幕上燕

    同“幕燕”。南朝 梁庾肩吾《和晋安王咏燕诗》:“可怜幕上燕,差池弄羽衣。”

  • 以疏间亲

    《左传.隐公三年》:“远间亲。”孔颖达疏:“齐东郭偃、棠无咎专崔氏之政,而侮崔成、崔强,是疏远而间亲戚也。”后以“以疏间亲”表示关系疏远的人离间关系亲近的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四回:“不是我说句以

  • 桐乡吏

    《汉书.朱邑传》:“朱邑字仲卿,庐江舒人也。少时为舒桐乡啬夫,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爱利,对人仁爱,不与人争利),未尝笞辱人,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初邑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故为

  • 舞鹤乘轩

    源见“乘轩鹤”。戏称自己与友人出行。唐孟浩然《夏日与崔二十一同集卫明府宅》诗:“舞鹤乘轩至,游鱼拥钓来。”

  • 狐死守丘

    《礼记.檀弓上》:“乐、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唐.孔颖达疏:“所以正首而向丘者,丘是狐窟穴根本之处,虽狼狈而死,意犹向此丘。”屈原《九章.哀郢》:“鸟飞反故乡

  • 昼行

    源见“衣绣夜行”。谓白日行游,炫耀于人。唐柳宗元《谢赐时服表》:“裁缝而为衣服,固可昼行。”【词语昼行】   汉语大词典:昼行

  • 玉桂

    源见“食玉炊桂”。原喻物价昂贵,后喻生活豪华。唐李贺《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诗:“长安玉桂国,戟带披侯门。”【词语玉桂】   汉语大词典:玉桂

  • 五弟训禽荒

    《尚书.夏书.五子之歌》:“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史记》卷二《夏本纪》:“夏后帝启崩,子帝太康立。帝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

  • 井底蛙

    同“井蛙”。《东观汉记.马援传》:“子阳井底蛙耳!”明谢谠《四喜记.紫禁明扬》:“浅陋真如井底蛙。”见“井底之蛙”。《后汉书·马援传》:“子阳(公孙述)~耳,而妄自尊大。”【词语井底蛙】  成语:井底

  • 发聋振聩

    又作“振聋启聩”,“振聋发聩。”发:启发。 聋:耳朵听不见声音。振:振动。聩(kuì愧):天生耳聋。 指声音大得使聋子和天生耳聋者都能听见,用以比喻惊人之言论能唤醒麻木的人。 黄爵滋(179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