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檄愈头风

檄愈头风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附陈琳、阮瑀事“军国书檄,多琳、瑀所作也”裴松之注引《典故》:“琳作诸书及檄,草成呈太祖。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琳所作,翕(音xī,迅疾)然而起曰:‘此愈我病’数加厚赐。”

曹操有一次头风病发作,当读了陈琳所作的檄文。顿时觉得头痛痊愈。其实文章并不能医治头风,所谓“此愈我病”,不过是读了陈琳的文章,一时精神振奋,似乎病也好了。

“檄愈头风”本是形容檄文辛辣警拔,后用为赞美佳文的典故。

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将此事演为陈琳为袁绍作檄讨伐曹操,操读此檄,惊而病愈。兹节录一段,以供参阅。其文写道:

“檄文传至许都,时曹操方患头风,卧病在床。左右将此檄传进,操见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不觉头风顿愈。”


【典源】 《三国志·魏书·王卫 二刘傅传》裴松之注引《典略》 曰:“ (陈)琳作诸书及檄,草成呈太祖。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琳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数加厚赐。”

【今译】 三国魏陈琳作文精美,才华洋溢,在曹操手下负责起草文书章奏,一次陈琳写好文书,呈给曹操过目。曹操素有头痛病,那天正好头病发作,卧床读陈琳的文书,一下子坐起来说:“它治好了我的病。”几次予以厚赏。

【释义】 后以此典赞美人文章美妙,令人心神舒泰。

【典形】 曹风、陈琳檄、陈檄、头风痊、头风檄、愈头风、头风疾、陈琳檄草、愈头病、起君病、书檄要陈琳、陈琳草奏、见诗应愈。

【示例】

〔曹风〕 唐·元稹《酬乐天江楼夜吟》:“魏拙虚教出,曹风敢望痊。”

〔陈琳檄〕 清·王夫之《广遣兴》:“头风莫与陈琳檄,腹疾无庸叔展号。”〔陈檄〕 宋·范成大 《谢范老问病》:“帖有王叔难治眩,文如陈檄不驱风。”

〔头风痊〕 唐·韩愈《送灵师》:“维舟事干谒,披读头风痊。”

〔头风檄〕 清·钱谦益《奉赠太傅崇明侯弢武》:“挥毫烂漫头风檄, 击缶苍茫耳热歌。”

〔愈头风〕 唐·罗隐《魏博罗令公附卷有回》:“马上固惭消髀肉,幄中犹羡愈头风。”


【词语檄愈头风】  成语:檄愈头风汉语词典:檄愈头风

猜你喜欢

  • 任笔沈诗

    指南朝梁著名一时的任昉的文章和沈约的诗。《南史.任昉传》:“(昉)既以文才见知,时人云‘任笔沈诗’,昉闻甚以为病,晚节转好著诗,欲以倾沈。”

  • 螟蛉子

    源见“螟蛉”。养子,过继儿子。《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回目:“张员外义抚螟蛉子,包龙图智赚合同文。”清 杨懋建《京城杂录.辛壬癸甲录》:“桂喜,居松秀堂,杨宝林螟蛉子也。”亦比喻有承继关系的事物。《人民

  • 飞凫贤令尹

    同“飞舄王乔”。宋晁补之《江神子.亳社观梅呈范守秦令》词:“赖有飞凫贤令尹,同我过,小横塘。”

  • 康侯马

    《周易.晋卦》:“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周易.晋卦》坤下离上,说康侯(周武王弟封为卫康叔)曾得到武王赏赐的良马。后遂用为咏良马之典。唐.韩翃《送康洗马归滑州》诗:“青丝玉勒康侯马,孟水金堤滑伯

  • 中圣人

    《三国志.魏书.徐邈传》:“徐邈字景山,燕国蓟(蓟,古地名,在今北京市附近)人也。太祖平河朔(泛指黄河以北的地方),召为丞相军谋掾,试守奉高(汉时设立的县名,地即今山东泰安)令,入为东曹议令史。魏国初

  • 止渴饮鸩

    参见:饮鸩止渴见“饮鸩止渴”清·壮者《扫迷帚》24回:“若虑迷信一破,道德堕落,必以保存为得计,此又何异欲止渴而饮鸩,欲疗疮而剜肉?”【词语止渴饮鸩】  成语:止渴饮鸩

  • 锦车

    源见“锦车使”。指以锦为饰的车子。出使者所乘。唐郎士元《送杨中丞和蕃》诗:“锦车登陇日,边草正萋萋。”唐令狐楚《王昭君》诗:“锦车天外去,毳幕云中开。”【词语锦车】   汉语大词典:锦车

  • 五斗凉州

    同“一斗得凉州”。宋辛弃疾《雨中花慢.吴子似见和再用韵为别》词:“笑千篇索价,未抵葡萄,五斗凉州。”

  • 看太白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十二“语资”:“白前后三拟词选,不如意,悉焚之。唯留《恨、别赋》。及禄山反,制《胡无人》,言‘太白入月敌可摧’。及禄山死,太白蚀月。”太白,即太白金星。俗传太白星主杀伐,故

  • 背水阵

    《尉缭子.天官》:“按天官曰:‘背水阵为绝地。’”又《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汉将韩信攻赵,在井陉口背水列阵,大败赵军。诸将问背水之故,信曰:“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指背靠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