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杨柳如张绪

杨柳如张绪

源见“张绪风流”。形容柳姿风流可爱。宋辛弃疾《鹧鸪天.席上再用韵》词:“最怜杨柳如张绪,却笑莲花似六郎。”


【典源】 《太平御览》 卷九五七引《齐书》曰:“刘俊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武帝植于太昌灵和殿前,尝玩嗟曰:‘此杨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时。’见赏如此。”《南史·张绪传》:“ (张) 绪吐纳风流,听者皆忘饥疲,见者肃然如在宗庙。虽终日与居,莫能测焉 刘俊之为益州,献蜀柳数株,枝条甚长,状若丝缕。时旧宫芳林苑始成,武帝以植于太昌灵和殿前,常赏玩咨嗟,曰:‘此杨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时。’其见赏爱如此。”

【今译】 南朝齐张绪言谈风雅俊逸,使听的人常常忘了饥饿困倦,见的人不觉肃然起敬。益州刺史刘俊之进献杨柳数株, 枝条非常长, 像丝缕一样。 当时刚建成芳林苑,齐武帝将杨柳种在太昌灵和殿前,经常观赏赞叹,说:“这杨柳风流可爱,如同当年的张绪。”说明张绪受其赏识之深。

【释义】 后以此典称颂人潇洒俊逸;或借指杨柳。

【典形】 当年张绪、风流似张绪、少年张绪、蜀柳、杨柳如张绪、张绪风流、张绪柳、张绪少年、张绪忆当年、张绪门前柳、风柳张绪、张绪如今老。

【示例】

〔当年张绪〕 清·黄遵宪《岁暮怀人诗》之三十:“不知今日灵和柳,犹似当年张绪无?”

〔风流似张绪〕 元·赵文《瑞鹤仙·刘氏园柳》:“绿杨深似雨,西湖上,旧日愁丝恨缕。风流似张绪。”

〔少年张绪〕 宋·张炎《祝英台近·重过西湖书所见》:“那知杨柳风流,柳犹如此,更休道,少年张绪。”

〔蜀柳〕宋·杨亿《禁中庭树》:“岁寒徒自许,蜀柳笑孤贞。”

〔杨柳如张绪〕 宋·辛弃疾 《鹧鸪天·席上再用韵》:“最怜杨柳如张绪,却笑莲花似六郎。”

〔张绪风流〕 清·唐孙华《张蒿园斋观离薋园图》:“王维亭馆今余几,张绪风流又一时。”

〔张绪柳〕 宋·陆游《小园竹间得梅一枝》:“梦魂不接庄周蝶,心事肯付张绪柳。”

〔张绪少年〕 明 · 汤显祖 《紫钗记》:“风情似柳,有如张绪少年。”

〔张绪忆当年〕 清· 王摅《柳》:“不堪张绪忆当年,如线如丝渐可怜。”


猜你喜欢

  • 据鞍

    源见“马援据鞍”。跨着马鞍。亦借指行军打仗或表示老当益壮,仍思建功立业。唐武元衡《酬李十一尚书西亭暇日书怀见寄十二韵之作》:“据鞍惭齿发,责帅惧春秋。”【词语据鞍】   汉语大词典:据鞍

  • 遗矢如冰

    《晋书.明帝纪》:“(王)敦将举兵内向,帝密知之,乃乘巴滇骏马,微行至于湖,阴察敦营垒而出……马有遗粪,辄以水灌之。……俄而追者至,……见马粪冷,……不追,帝仅而获免。”东晋王敦谋反,晋明帝得知消息后

  • 子胥抉眼

    同“伍胥抉目”。《庄子.盗跖》:“比干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祸也。”

  • 安石携妓

    同“东山携妓”。唐李白《出妓金陵子呈卢六》诗之一:“安石 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唐魏万《金陵酬李翰林谪仙子》诗:“安石重携妓,子房空谢病。”

  • 随厮养

    《史记.张耳陈余传》:赵王武臣为燕军所囚,十余使者去燕,均被杀。一厮养卒主动赴燕军,游说燕将。指出张耳、陈余“‘此两人名为求赵王,实欲燕杀之,此两人分赵自立。夫以一赵尚易燕,况以两贤王左提右挈,而责杀

  • 三千宠爱在一身

    把对三千人的宠爱都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 旧指妃嫔获得帝王的专宠。语出唐.白居易《长恨歌》:“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只因安妃娘娘三千宠爱偏在一身,韩夫人不

  • 树西靡

    《文选》卷四三刘孝标(峻)《重答刘秣陵沼书》:“冀东平之树,望咸阳而西靡。”唐李善注引《圣贤冢墓记》曰:“东平思王冢在东平。无盐人传云:思王归国京师,后葬,其冢上松柏西靡。”《汉书.宣元六王传.东平王

  • 青牛紫气

    源见“紫气东来”。指圣贤、隐士或祥瑞。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青牛紫气度灵关,尺素赩鳞去不还。”

  • 龙颔摘珠

    源见“探骊得珠”。喻指应试得第。唐黄滔《寄同年封舍人渭》诗:“龙颔摘珠同泳海,凤衔辉翰别升天。”

  • 三饷

    明末为筹集抵御后金和镇压农民起义的军费在田赋上的加派,即辽饷、剿饷和练饷三项赋税的合称。辽饷为明末辽东驻军饷项,又指筹措此军饷加派的赋银。到崇祯(明思宗年号,1628-1644年)末年,辽饷加派赋银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