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暗度陈仓

暗度陈仓

源见“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比喻暗中进行活动。《三国演义》九六回:“臣已算定今番诸葛亮必效韩信暗度陈仓之计。”


述宾 原为以正面诱敌而从侧面突袭的战略。语本《史记·高祖本纪》:“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以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三国演义》96回:“(司马)懿曰:‘臣已算定今番诸葛亮必效韩信~之计。’”后多用以比喻暗中行事或男女之私通。西门丁《刺客惊龙》:“他正暗暗庆幸这~之计,不料头顶一块斜生的大石上,飞下无数石块。”《金瓶梅》69回:“此是哥明修栈道,~的计策。”△描写暗中行事。→暗度金针 声东击西 ↔明火执仗 明目仗胆。也作“暗渡陈仓”。


解释陈仓: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是通向汉中的交通要道。比喻用假象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亦比喻暗中进行活动。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又复败,走废丘。”

汉王二年(公元前205年)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统治梁、楚之地的九个郡,以彭城为都城。他背叛了以前订立的盟约,重新立沛公刘邦为汉王,统治巴、蜀和汉中,以南郑为都城。……四月,各路诸侯解散军队,各自回归封国。汉王刘邦前往自己的封国,项羽派三万士卒跟随他,楚国以及诸侯军队中仰慕汉王而自愿跟从他的有几万人。汉王带领军队从杜南之地进入蚀中,他们过去后就焚烧了栈道,以防备诸侯的军队来袭击,同时向项羽表示自己没有向东进军的意图。……八月,汉王采用韩信的计策,从另外一条路返回关中,袭击雍王章邯。章邯在陈仓迎击汉军,雍王的士兵战败,退兵逃走;雍王的败兵在好畤停止败逃,并和汉军交战,又一次失败,逃到了废丘。汉王于是平定了雍地。汉王向东进军到达了咸阳,率领军队把雍王围困在废丘,同时派遣各位将领平定了陇西、北地和上郡。

近义瞒天过海

反义明目张胆

例句

广大散户股民还在拼命买入的时候,庄家们早已暗度陈仓,撤出了自己的资金。


【词语暗度陈仓】  成语:暗度陈仓汉语词典:暗度陈仓

猜你喜欢

  • 林逋鹤

    源见“梅妻鹤子”。指隐逸生活。潘世谟《题哲夫画涂中野屋图》诗:“噫吁嚱!蕲王驴,林逋鹤,斯事如今成寂寞。”

  • 竖子居肓

    源见“病入膏肓”。指病情险恶。宋陆游《病中作》诗:“不忧竖子居肓上,已见真人出面门。”【典源】《左传·成公十年》:“公 (晋景公) 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

  • 公输造云梯

    《墨子.公输第五十》:“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淮南子.修务训》:楚王曰:“公输天下之巧士,作云梯之械,设以攻宋。”东汉.高诱注:“公输,鲁般号,时在楚。云梯,攻城具,高长上与云齐,故曰

  • 钧旋毂转

    毂( ㄍㄨˇ gǔ 谷):车轮中心的圆木。钧:制陶器所用的转轮。指制陶器时旋转转轮。语出《淮南子.原道训》:“钧旋毂转,周而复匝。”后用以比喻事物的更改、变迁。

  • 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经:常道,原则。义:理。 天地不变的原理,人民行为之准则。 指无可怀疑、必须遵循的法则和道理。语出《孝经.三才章》:“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

  • 陶胡奴米

    《世说新语.方正》:“王脩龄(名胡之)尝在东山甚贫乏。陶胡奴(陶范)为乌程令,送一船米遗之,却不肯取。直答语:‘王脩龄若饥,自当就谢仁祖索食,不须陶胡奴米。’”晋王胡之住在东山,家境很贫穷。一次,陶范

  • 犯张禹

    源见“朱云折槛”。借指触犯权奸。宋陆游《寄子虡》诗:“平生胆力薄,不敢犯张禹。”

  • 徐市载女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瀛洲、方丈,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按,徐市一作徐福,见《史记》卷一一

  • 糟糠

    《后汉书.宋弘传》载:宋弘字仲子,京兆长安人。汉光武帝刘秀即位,徵拜他作太中大夫官,后为大司空,封宣平侯。“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

  • 羞与绛灌为伍

    绛灌:绛侯周勃与灌婴。二人皆汉初功臣。伍:同列,等辈。 原指韩信自恃功高,耻与周勃、灌婴同处一个行列。 后也泛指对自己的职位安排不满。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山此日怨望,居常鞅鞅,羞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