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拔帜易帜

拔帜易帜

西汉.司马迁撰《史记.淮阴侯列传》载:公元前二〇四年,汉将韩信率军数万攻打赵国。赵王歇及主将陈余,聚兵二十万在井陉口迎战。离井陉口三十里处,韩信“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偏僻小路)革(音bì,依靠山的掩蔽)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败逃,这里是佯败),必空壁逐我,若(指二千军)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韩信命万人背水列阵,与赵军决战,赵军出击不能取胜,“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驱入赵壁,皆拔赵帜,立汉赤帜二千。”

后因常以“拔帜易帜”比喻取而代之,用“拔帜”比喻战胜。

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崛起异军,拔赵帜而树汉帜。”


连动 拔掉别人的旗子,换上自己的旗子。比喻取而代之。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萆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描写取代之语。也作“拔旗易帜”、“拔赵帜,树汉帜”、“拔赵帜,易汉帜”、“拔赵易汉”、“拔赵帜立赤帜”、“拔帜立帜”、“拔帜树帜”。


【词语拔帜易帜】  成语:拔帜易帜汉语词典:拔帜易帜

猜你喜欢

  • 牧羝

    源见“苏武节”。谓陷身异国的痛苦。宋文天祥《乙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诗之三:“沙边莫待哀黄鹄,雪里何须问牧羝。”叶玉森《玉楼春》词:“伤心失马塞翁吟,忍泪牧羝苏武怨。”【词语牧羝】   

  • 时然后言

    应该说话的时候才说话。 表示言论要看时机和场合。 劝人不要随便讲话。语出《论语.宪问》:“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汉.桓宽《盐铁论.褒贤》:“故君子时然后言,义然后取,不以道得之,不居也。”北

  • 未知鹿死谁手

    鹿:指猎取的对象,常比喻政权或其他胜利果实。语本《汉书.蒯通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 不知道最后胜利属于谁。语出《晋书.石勒载记下》:“勒因飨酒酣,笑曰:‘朕

  • 妍媸

    美好和丑恶。媸亦作“蚩”。晋代陆机《文赋》:“混妍蚩而成体,累良质为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媸,本无关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 逢竹马

    源见“竹马交迎”。称颂地方良吏施行德政,广受欢迎。唐赵嘏《送滕迈郎中赴睦州》诗:“想到钓台逢竹马,只应歌咏伴猿声。”

  • 莲宫

    源见“莲社”。指佛寺。唐皇甫冉《望南山雪怀山寺普上人》诗:“夜夜梦莲宫,无由见远公。”【词语莲宫】   汉语大词典:莲宫

  • 秦醉

    源见“天醉”。谓侥幸取得政权。鲁迅《集外集.〈无题〉》:“下土为秦醉,中流辍越吟。”【词语秦醉】   汉语大词典:秦醉

  • 哀丝豪竹

    唐杜甫《杜工部诗史补遗》卷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酒肉如山又一时,初筵哀丝动豪竹。”古时,“哀丝”与“豪竹”是形容弦乐和管乐声音悲壮动人。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五《长歌行》:“哀丝豪竹助剧饮,

  • 鞠育

    源见“顾复”。抚养,养育。汉蔡邕《议郎胡公夫人哀赞》:“严考殒没,我在齿年。母氏鞠育,载矜载怜。”【词语鞠育】   汉语大词典:鞠育

  • 钧天所

    源见“钧天广乐”。指神话中天帝所居之所。喻宫廷。宋程珌《喜迁莺.寿薛枢密》词:“笑语。知何许?旆卷青霓,来自钧天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