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东施效颦”。形容女子的一种病态美。明汪廷讷《狮吼记.奇妒》:“娘子,我看你云鬓虽乱,意态更妍,恍如宿酲太真,绝胜捧心西子。”偏正 西子,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西子因病痛手抚着胸口仍显得漂亮。形容美
同“漆室忧葵”。清黄遵宪《再述》诗之五:“横流忍问安身处,北望徘徊漆室忧。”
宋代进士及第,朝廷在汴京琼林苑赐宴,新进士著绵绣之衣,故称为“琼林绵绣仙”。后代高则诚《琵琶记.春宴杏园》:“妆点琼林绵绣仙。”【词语琼林锦绣仙】 汉语大词典:琼林锦绣仙
《后汉书.循吏传序》:“其(光武帝)以手迹赐方国者,皆一札十行,细书成文。”后因以“十行”代指皇帝的手札或诏书。明张居正《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伏以圣主中兴,九译戴同文之治;名王内附,十行承赐札之
易:交换。析:分解。骸:骨头。炊:烧火做饭。 交换亲生的儿女吃,分解尸体的骸骨烧。 形容大灾之年或久受围困时人们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惨象。语出《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易子而食,析骸而炊之。”《淮南子
同“勒铭燕然”。唐杜甫《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诗:“欲学鸱夷子,待勒燕山铭。”
同“郢匠挥斤”。清赵翼《次韵酬袁子才见寄之作》:“技有鼻伤非郢斫,音无肉味是《虞韶》。”【词语郢斫】 汉语大词典:郢斫
源见“陈惊座”。借指真名士。明吴应箕《答黄心甫》诗:“共惊原有陈遵坐,自失应从叔度来。”坐,通“座”。
宋欧阳修《六一诗话》第二十四:“诗,曼卿(即石延年)平生所自爱者。至今藏之,号为三绝,真余家宝也。曼卿卒后,其故人有见之者,云恍惚如梦中,言:我今为鬼仙也。所主芙蓉城,欲呼故人往游,不得,忿然骑一素(
《庄子.让王》:“舜以天下让善卷,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毛皮,夏日衣葛絺。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帝舜以天下让给高士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