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戒慎之鞀

戒慎之鞀

传说周武王时为了使君主警惕、谨慎所摇的小鼓。《吕氏春秋.自知》:“尧有欲谏之鼓,舜有毁谤之木,汤有司过之士,武王有戒慎之鞀( ㄊㄠˊ táo 逃)。”鞀:鼗鼓。


猜你喜欢

  • 王子控鹤

    源见“王乔控鹤”。用以形容仙家风度。清 樊增祥《戏赠王子裳太守》诗:“王子控鹤来,吹笙载还家。”

  •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质:朴实。文:文彩。野:粗野。史:言词华丽,这里有虚浮的意思。 朴实超过文彩就未免粗野,文彩超过朴实就未免虚浮。 古代儒家认为文质必须配合适当。语出《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 闭门造车,出门合辙

    辙( ㄓㄜˊ zhé ):车轮轧的痕迹。 意谓按照统一的规格,即使关起门制造车辆,使用时也能和路上的车辙相合。语出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七.大钱从袋禅师》:“问:‘闭门造车,出门合辙。如何是闭门造

  • 佩紫怀黄

    指蔡泽想望将来怀里衣袋装着黄色的金印,腰间系着紫色的丝带。后以此典比喻身居要职,重任在身。蔡泽,战国时燕国(都蓟,今北京城西南)人,他曾以自己所学游说各诸侯国君主,谋求官职,但得不到赏识,他就去找会看

  • 三缄

    同“三缄其口”。晋葛洪《抱朴子.疾谬》:“昔陈灵之被矢,灌氏之泯族,匪降自天,口实为之。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三缄之戒,岂欺我哉!”明沈德符《野获编.刑部》:“子韦布之士,岂知国家大计,宜从此三缄,无自

  • 尚平婚

    同“向平婚嫁”。明袁宏道《元定斋不甚宽而布置有态器具亦精馀兴未已仍用原韵赋赠》:“易求王烈髓,渐了尚平婚。”

  • 三仁

    指殷末的三个大臣微子、箕子、比干。《论语.微子》:“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何晏《集解》:“仁者爱人,三人行异而同称仁,以其俱在忧乱宁民。”汉代扬雄《解嘲》:“昔三

  • 新丰酒徒

    《旧唐书.马周传》:“西游长安,宿于新丰逆旅。主人唯供诸商贩而不顾待,周遂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主人深异之。”唐马周在新丰旅店中虽受到店主的冷遇,但他胸襟开阔,毫不在意,独自饮酒一斗八升,悠然自得。

  • 仙掌露

    同“金茎露”。唐杨师道《初秋夜坐应诏》诗:“沧池流稍洁,仙掌露方溥。”【词语仙掌露】   汉语大词典:仙掌露

  • 三移孟母

    源见“孟母择邻”。喻指教子有方的贤德之母。元白朴《墙头马上》四折:“一个是八烈周公,一个是三移孟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