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悬车之年

悬车之年

亦作“悬车之岁”。悬车:把车子挂起不用。比喻居家辞官。古人以悬车之年,借指致仕的年龄,古时一般为七十岁。典出晋刘毅之事迹。刘毅(?-285年),字仲雄,东莱掖(今山东掖县)人。晋武帝司马炎时,为尚书郎、散骑常侍。帝以其忠謇正直,使掌谏官,迁太仆。咸宁初转司隶校尉,纠劾豪右,京师肃然。在职六年,迁尚书左仆射。尝上书武帝,极言九品中正制之弊,武帝不从。年七十,告老家居。后司徒举为青州大中正,但尚书以刘毅已致仕为借口,不授以官职。为此孙尹上表说:“往昔郑武公年过八十,还入朝为周司徒,虽然过了悬车致仕之年,也必定有可以用的地方。刘毅前为司隶校尉,直法不挠,当朝之臣,多所弹劾。所以他们不愿再让刘毅任职。”武帝听从了建议。

【出典】:

晋书》卷45《刘毅传》1278页:“昔郑武公年过八十,入为周司徒,虽过悬车之年,必有可用。”

【例句】:

唐·权德舆《赠司空李揆谥议》:“及逾悬车之年,奉绝域之使,受命即路,视险若夷。” 清·钱谦益《贺福清相公启》:“未逮悬车之岁,先为秉烛之游。”


偏正 古人年七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称为悬车之年。唐·许浑《贺少师相公致政》诗序:“少师相公未及~,二表乞罢将相。”△指70岁辞官家居的人。也作“悬车之岁”。


【词语悬车之年】  成语:悬车之年汉语词典:悬车之年

猜你喜欢

  • 莫三人迷

    《韩非子.内储说上》:“晏子聘鲁,哀公问曰:‘语曰:莫三人而速。今寡人与一国虑之,鲁不免于乱,何也?’晏子曰:‘古人所谓莫三人而迷者,一人失之,二人得之,三人足以为众矣,故曰莫三人而迷。今鲁国群臣以千

  • 盐絮

    源见“咏絮”。指美好的诗句。宋苏轼《次韵仲殊雪中游西湖》之二:“乞得汤休奇绝句,始知盐絮是陈言。”亦以指诗才。宋李清照《青玉案》词:“盐絮家风人所许。如今憔悴,但馀双泪,一似黄梅雨。”【词语盐絮】  

  • 束蒲为脯

    汉.应劭《风俗通义.佚文》:“秦相赵高,指鹿为马,束蒲为脯(音fǔ,肉干),二世不觉。”(按:见《风俗通义校注》佚文,辑录自《文选》卷一〇潘安仁《西征赋》唐.李善注引《风俗通》)《北堂书钞》卷一四五引

  • 暴虎冯河

    《诗经.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暴虎,空手搏虎;冯(píng)河,徒步过河。又《论语.述而》:“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与谁偕同)?’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

  • 荣启乐

    同“荣公三乐”。唐白居易《洛阳有愚叟》诗:“抱琴荣启乐,荷锸刘伶达。”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古人姓名割裂》:“白乐天诗‘天教荣启乐,人恕接舆狂’,谓荣启期也。”

  • 南风弹

    同“南风”。南朝 齐谢朓《鼓吹曲辞.钧天曲》:“已庆明庭乐,讵惭《南风》弹?”

  • 秦楼娇客

    源见“乘鸾”。指萧史,多用为女婿的美称。清 杨潮观《李卫公替龙行雨》:“俺不是秦楼娇客,乘凤吹箫。”

  • 华胥国

    源见“华胥梦”。指梦里的理想国。宋辛弃疾《菩萨蛮.昼眠秋水》词:“竹床能几尺,上有华胥国。”清赵翼《忽梦镇安旧游》诗:“山多盘古年间树,俗是华胥国里人。”

  • 提命

    同“耳提面命”。清郑日奎《与邓卫玉书》:“固未尝亲炙其人,受其提命者也。”【词语提命】   汉语大词典:提命

  • 秦乌

    源见“乌头白,马生角”。指乌鸦。明梅鼎祚《玉合记.诇约》:“叹西归难把秦乌守,向南栖空教越鸟留。”【词语秦乌】   汉语大词典:秦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