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弩末势不能穿鲁缟
见“强弩之末”。
见“强弩之末”。
《楚辞》战国楚.屈原《离骚》:“岂唯纫夫蕙茞。”东汉.王逸注:“纫,索也。蕙、茞,皆香草,以谕贤者。”战国楚伟大诗人屈原在著名长诗《离骚》中,用蕙和茞这样的香草,比喻品格美好的君子人——贤者。唐.杜牧
见〔疑行无成,疑事无功〕。见“疑事无功,疑行无名”。《史记·商君列传》:“卫鞅曰:‘~。’”【词语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成语: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源见“新亭对泣”。谓忧国忧时。清顾炎武《京口》诗之二:“相对新亭无限泪,几时重得破愁颜?”【词语相对新亭】 成语:相对新亭汉语大词典:相对新亭
《文选》卷十三晋.潘安仁(岳)《秋兴赋.序》:“摄官承乏,猥厕朝列,夙兴晏寝,匪遑底宁。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于是染翰操纸,慨然而赋。于时秋也,故以‘秋兴’命篇。”晋代文人潘安仁(岳)以赋著称
《公羊传.桓公十一年》:“权者何?权者反于经,然后有善者也。”后以“反经行权”指为顺应形势,暂悖常道,采用变通做法。元施惠《幽闺记.招商谐偶》:“倘遇不良之人,无赖之辈,强逼为婚,非惟玷污了身子,抑且
见“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源见“乌鹊填桥”。指七夕乌鹊填桥供牛郎 织女相会。雕鹊,指雕陵鹊,神话中的一种巨鹊。唐沈叔安《七夕赋咏成篇》:“彩凤齐驾初成辇,雕鹊填河已作梁。”
《论语.先进》:“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小子:门人、弟子。门人弟子都一同起来指责、攻击他。后因以“群起而攻之”形容遭众人反对。宋.杨万里《李侍郎传》:“自古官官之盛衰,系有国之兴亡
愎:倔强。凶狠倔强,独断专行。《明史.陆粲传》:“璁狠愎自用,执拗多私。”参见“刚愎自用”。见“刚愎自用”。《明史·陆粲传》:“璁~,执拗多私。”【词语狠愎自用】 成语:狠愎自用汉语大词典:狠愎自用
《晋书.毛宝传》:“初,宝在武昌,军人有于市买得一白龟,长四五寸,养之渐大,放诸江中。邾城之败,养龟人被铠持刀,自投于水中,如觉堕一石上,视之,乃先所养白龟,长五六尺,送至东岸,遂得免焉。”后因以“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