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德充符》:“游于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王先谦集解:“以羿彀喻刑网,言同居刑网之中,孰能自信无过,其不为刑网所加,亦命之偶值耳。”原指后羿的矢所能射及之处。后以比喻世间尘
《乐府诗集》卷三十晋.傅玄《短歌行》:“昔君视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弃我沟渠。昔君与我,如影如形;何意一去,心如流星。”古代诗歌中常以掌上明珠比喻极为珍爱之物。后遂用以喻指最亲爱的人。唐.杜甫《戏作
最初喻别离后思念恋人之情,后则泛指对亲人或朋友思念的殷切,古代民歌说,那个采蒿的姑娘啊!一天没见到她,却好象挨过三秋啦。【出典】:《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例句】:南朝
源见“鸠居鹊巢”。比喻性拙,不善营生治事。亦用为自谦之辞。明陈汝元《金莲记.慈训》:“孩儿自惭鸠拙,怎绳七叶之貂;私拟雄飞,少和九皋之鹤。”【词语鸠拙】 汉语大词典:鸠拙
同“千金答漂母”。宋刘筠《无题》诗之一:“曾许千金答浣纱,越溪浪浅不通槎。”
源见“黄耳传书”。喻传递书信者。寓思家之意。清陈维崧《满江红.咏雪叠韵八首》词之三:“传书犬,衔环雀,忠孝事,难忘却。”
源见“凿壁偷光”。指家贫苦读的学生。宋陈师道《简令由司理》诗:“居连里巷室连甍,多谢能容凿壁生。”【词语凿壁生】 汉语大词典:凿壁生
源见“陶令酒”。指酣饮不羁。五代齐己《寄江西幕中孙鲂员外》诗:“应思陶令醉,时访远公禅。”又《题东林十八贤真堂》诗:“陶令醉多招不得,谢公心乱入无方。”
同“买田阳羡”。清赵翼《华峒》诗:“清颍筑室谋,阳羡买田计。”
亦作“高自标树”、“高自位置”。标:标榜。置:安放。自我标榜,把自己放在很高的地位上。形容自我估价很高。刘恢,字真长,沛国相(今安徽濉溪县西北)人。少时家贫,而志向高远,深得王导器重。成人后,名声更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