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宗法制度,嫡长子称宗子,其余嫡出庶出称“支子”。《礼记.曲礼下》:“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仪礼.丧礼》疏:“支子,第二以下庶子也。不言庶子云支子者,若言庶子,妾子之称,是以变庶言支。支者,取
同“不憗遗”。《旧唐书.叶法善传》:“叹徽音之未泯,悲形解之俄留,曾莫憗遗,歼良奄及。”
同“许劭月旦”。唐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幸藉梁园赋,叨蒙许氏评。”
指明末清初浙东学者黄宗羲及其弟宗炎、宗会。《清史稿.黄宗羲传》谓黄宗羲与“弟宗炎、宗会,并负异才,自教之,有‘浙东三黄’之目。”
源见“季子貂敝”。形容功名未遂,失意穷困。明徐孚远《交行摘稿.遣怀》诗之一:“便拟相如怀璧反,谁怜季子敝裘归?”【词语季子敝裘】 汉语大词典:季子敝裘
源见“锦囊佳句”。谓积累诗作。元沈禧《一枝花》曲:“诗裁锦囊奚奴捕,醉压雕鞍侍女扶。”
《书.高宗肜日》、《史记.殷本纪》载:上古商 帝太戊时,“祥桑”朝生而暮大如拱,太戊惧,大臣伊陟劝太戊修德而“祥桑枯死”。殷帝武丁时,雉登鼎耳而鸣,武丁惧,贤臣祖己劝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欢,殷道复兴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贾充传》:“贾充字公闾,……父逵……晚始生充,言后当有充闾之庆,故以为名字焉。”晋人贾逵,晚年生子,为了祝福后当有“充闻之庆”,故取名叫贾充。充闾,是光大门户的意思。“充闾之庆”
源见“月下老人”。指姻缘簿。元 柯丹丘《荆钗记.启媒》:“人间未结前生契,天上先成月下书。”【词语月下书】 汉语大词典:月下书
《三国志》。《魏书.钟会传》:“会弱冠与山阳王弼并知名。弼好论儒道,词才逸辩,注《易》及《老子》,为尚书郎,年二十余卒。”三国魏人王弼,幼年聪慧,才华过人,对《周易》、《老子》均有注释,为尚书郎,惜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