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巫山洛水

猜你喜欢

  • 夏鼎迁

    《左传.宣公三年》:“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枚,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传说古代夏禹收集九州的金属,铸成宝鼎九只,在鼎上镂刻山精水怪,象征九州统一。后夏亡殷起,周又灭殷,鼎

  • 穿屦行雪中

    源见“东郭履”。形容穷困潦倒。清黄宗羲《谢陈介眉代辞博学宏儒书》:“破琴侍帚,穿屦行雪中,百方以博巨公一日之知,然而有得有不得。”

  • 徐偃

    《尸子》卷下:“徐偃王有筋而无骨。”《荀子.非相》:“且徐偃王之状,目可瞻焉。”杨倞注:“徐,国名。僭称王。其状偃仰而不能俯,故谓之偃王。”后用以形容书法柔弱不挺之状。《晋书.王羲之传论》:“子云近出

  • 昭台

    同“昭王台”。唐皇甫枚《三水小牍.王知古》:“礼昭台之嘉宾,抚易水之将士。”

  • 失马叟

    同“失马塞翁”。宋王禹偁《又和曾秘丞见赠》之三:“失马叟言徒喻道,牧猪奴戏任争棋。”【词语失马叟】   汉语大词典:失马叟

  • 蛟人泣

    源见“鲛人泣珠”。谓流泪成珠。蛟,通“鲛”。宋梅尧臣《王安之寄石榴》诗:“割之珠落盘,不待蛟人泣。”此用以咏石榴。

  • 丹铅

    丹砂与铅粉,古代点校书籍时所用。后亦转而指校订工作。唐代韩愈《秋怀》诗:“不如觑文字,丹铅事点勘。”明代杨慎编集其考证诸书异同的著作,即名《丹铅录》。【词语丹铅】   汉语大词典:丹铅

  • 殊涂同归

    走的道路不同,但走向的目的一致。《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涂:通“途”。见“殊途同归”。涂,同“途”。晋·葛洪《抱朴子·任命》:“或运思于立言,或铭勋乎国器,~,其致一焉。”【词

  • 徐墓剑

    源见“季札挂剑”。泛指追悼亡友之物。元戴良《哭汪遯斋二十四韵》:“未悬徐墓剑,空忆汉江纶。”

  • 移天易日

    《晋书.齐王同传》:“赵庶人听任孙秀,移天易日。”“移天易日”,比喻权臣擅权,偷天换日,为所欲为。《北史.广平王匡传》:“虽未指鹿为马,移无徙日,实使蕴藉之士,耸气座端;怀道之夫,结舌筵次。”并列 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