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岁不我与

岁不我与

论语.阳货》载:“日月逝矣,岁不我与”。春秋时,阳货掌握了鲁国实权。一日阳货在路上遇见孔子,向孔子提出两个问题:“有才能的人不做官,听任国家迷乱而不治,这能称之为‘仁’吗?”“愿意参与国家大事但又屡次错过时机,这能算做‘明智’吗?”孔子都给予否定回答。阳货听后感叹道:“时光一天天过去了,岁月可不等待人啊!”孔子连声答应,表示要出仕从政了。“岁不我与”,意谓时间不等人,错过时机,将追悔莫及。亦有劝勉人抓紧时机,珍惜时间之意。北周.庾信《周使持节大将军广化郡开国公丘乃敦崇传》:“方欲讨论国耻,申雪家冤,横尸原野,是所甘心,时不我与,先从朝露。”


主谓 时间不等人。须抓紧时机,不然,后悔莫及。语出《论语·阳货》“日月逝矣,岁不我与”。《晋书·束皙传》:“且~,时若奔驷,有来无反,难得易失。”△褒义。多用于鼓励人们珍惜时光抓紧办事。→时不我与 白驹过隙 ↔蹉跎岁月


【词语岁不我与】  成语:岁不我与汉语词典:岁不我与

猜你喜欢

  • 擎天架海

    源见“擎天柱”、“驱石驾沧津”。比喻大才干,大本领。元 陈以仁《存孝打虎》一折:“你个将军休左猜,俺可便专心儿等待,等待你个擎天架海栋梁材。”《三国演义》三回:“贤弟有擎天架海之才,四海孰不钦敬!”见

  • 黄金台

    《太平御览》“台部”引《史记》:“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以延天下士,谓之黄金台。”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燕昭王为郭隗筑台。今在幽州燕王故城中。土人呼为‘贤士台’,亦谓之‘招贤台’。”后用“黄金

  • 广长舌

    《法华经》卷六《如来神力品》:“现大力神,出广长舌,上至梵世。”佛教说佛有三十二相,第二十七为广长舌相,言舌叶广长。后用为能言善辩之喻。宋.朱熹《后洞山口晚赋》诗:“从教广长舌,莫尽此时心。”偏正 佛

  • 紫气东来

    《史记.老子列传》“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下唐司马贞“索隐”注引汉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又《关令尹内传》载:老

  • 蛟子

    蛟的儿子。旧题晋代陶潜撰《搜神后记》:“长沙有人,忘其姓名,家住江边。有女子渚次澣衣,觉身中有异,后不以为患,遂妊身。生三物皆如鮧鱼,女以己所生,甚怜异之,乃著藻盘水中养子,经三月,此物遂大,乃是蛟子

  • 一百五

    同“一百五日”。唐姚合《寒食诗》之一:“今朝一百五,出户雨初晴。”【词语一百五】   汉语大词典:一百五

  • 筐箧中物

    谓平常的事物,并不新异。《三国志.吴志.韦曜传》:“时所在承指,数言瑞应。皓以问曜,曜答曰:‘此人家筐箧中物耳。’”皓:孙皓。偏正 箧,方形竹器;筐,小箱子。用箩筐小箱子装着泥土。比喻很平常的事物。《

  • 应门有儿

    晋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因以“应门有儿”谓家中有可供使唤、照应门户的孩子或童仆。唐杜甫《秦州杂诗》之二十:“晒药能无妇,应门幸有儿。”

  • 许历谏军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秦伐韩,军于阏与。……王乃令赵奢将,救之。兵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内之。’许历曰:‘秦人

  • 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

    《五灯会元.龙门远禅师法嗣》:“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赵州道:‘无意者如何?’师曰:‘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曾经被蛇咬过,则害怕见到草绳。后因以“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用为在某件事情上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