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展草之恩

展草之恩

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孙权时,李信纯,襄阳纪南人也。家养一狗,字曰‘黑龙’,爱之尤甚,行座相随,饮馔之间,皆分与食。忽一日,于城外饮酒大醉,归家不及,卧于草中。遇太守郑瑕出猎,见田草深,遣人纵火燕(音rè,点燃)之。信纯卧处,恰当顺风。犬见火来,乃以口拽纯衣,纯亦不动。卧处比(比,靠近)有一溪,相去三五十步,犬即奔往,入水湿身,走来卧处。周回以身洒之,获免主人大难。犬运水困乏,致毙于侧。俄尔信纯醒来,见犬已死,遍身毛湿。甚讶其事。睹火踪迹,因尔恸哭。闻于太守。太守悯之曰:‘犬之报恩甚于人。人不知恩,岂如犬乎!’即命具棺衣衾葬之。今纪南有义犬,高十余丈。”

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九《杨生狗》。“晋太和(晋废帝年号,为公元三六六一三七一年)中,广陵人杨生,养一狗,甚怜爱之,行止与俱。后生饮酒醉,行大泽草中,眠,不能动。时方冬月燎原,风势极盛。狗乃周章(进退周旋)号唤,生醉不觉。前有一坑水,狗便走往水中,还,以身洒生左右草上。如此数次,周旋跬步(音kuǐ,半步,跨一脚),草皆沾湿,火至免焚。生醒,方见之。尔后生因暗行,堕于空井中,狗呻吟彻晓。有人经过,怪此狗向井号,往视,见生。生曰:‘君可出我,当有厚报。’人曰:‘以此狗见与,便当相出。’生曰:‘此狗曾活我于已死,不得相与,馀即无惜。’人曰:‘若尔,便不相出。’狗因下头目井。生知其意,乃语路人云:‘以狗相与。’人即出之,系之而去。却后五日,狗夜走归。”

上面摘录了两个义犬救主的故事,第一个说的是三国时吴李信纯,养一狗名叫黑龙。有一天,信纯饮酒大醉,没等到家,就醉卧在野外草中。太守郑瑕打猎,放火烧荒,火势危及信纯。黑龙急跳入溪中,将身沾湿,环绕信纯四周洒水,使主人免遭灾难。第二则说的是晋时广陵杨生事,其前半段情节大致与李事相同。“展草之恩”旧常用为畜通灵性,知恩报遇的典故。

元.刘时中套曲《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前套)〔二煞〕:“万万人感恩知德,刻骨铭心,恨不得展草垂缰。”


猜你喜欢

  • 龙行虎步

    行走如龙似虎般矫健敏捷。形容仪态威严。刘裕:(363-422年)字德舆,小字寄奴,祖为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迁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幼时孤贫,后从刘牢之镇压孙恩起义。义熙二年(公元405年)击败起

  • 独木不林

    《后汉书.崔骃传》:“盖高树靡阴,独木不林,随时之宜,道贵从凡。”一棵树成不了一片森林。后以独木不林喻指单个力量做不成大事。亦作“独木不成林。”清.钱彩《说岳全传》七〇回:“王贵、张显二人悲伤过度,是

  • 生来不读半行书

    嘲人不学无知。语出唐.李贺《嘲少年》:“每揖闲人多意气,生来不读半行书。”宋.王安石《赠北山道人》:“可惜昂藏一丈夫,生来不读数行书。”

  • 暂纵遣

    源见“虞延克期”。表示官吏恩慈。宋苏轼《熙宁中轼通守此郡除夜直都厅囚系皆满日暮不得返舍因题一诗于壁今二十年矣衰病之馀复忝郡寄再经除夜庭事萧然三圄皆空》诗:“不须论贤愚,均是为食谋。谁能暂纵遣,闵然愧前

  • 萧何追韩信

    《史记.淮阴侯列传》载:刘邦为汉中王时,萧何奇韩信之才,数荐而不能用,信逃亡,何急追之。刘邦“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于信者,国士无双……必欲争天下,非信

  • 班超投笔

    同“投笔从戎”。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词:“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清黄遵宪《过安南西贡有感》诗:“班超投笔气如山,万里封侯出玉关。”

  • 悬刀梦

    源见“三刀梦”。指升为州官的梦兆。清赵翼《瓯北诗话.各体诗》:“金李俊民有王筹堂寿诗……‘州应何日悬刀梦,山试今朝拄笏看。’”【词语悬刀梦】   汉语大词典:悬刀梦

  • 赋式微

    同“歌式微”。《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荣城伯赋《式微》乃归。”元揭傒斯《临川曾君俊始自豫章》诗:“人生出处谁能料,几度寒衾赋《式微》。”

  • 徐市求药

    指秦始皇派徐市带童男女到海中神山里寻求仙药。后以此典讽刺帝王、方士寻神仙、求不死药等荒诞无稽的事。徐市,一作徐福,字君房。琅玡(治今山东胶南琅玡台西北)人,一说今江苏赣榆人。秦方士,始皇帝二十八年(前

  • 一以当百

    当:抵挡。用一个去抵挡一百个,用以比喻拚尽死力地去英勇战斗。刘永福(1837-1917年),本名义,字渊亭,原籍广东钦州(今属广西钦州市)人,迁居广西上思(今广西上思县)。雇工出身,曾参加吴凌云领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