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尸谏

尸谏

韩诗外传》卷七:“昔者卫大夫史鱼(一作子鱼)病且死,谓其子曰:‘我数言蘧伯玉之贤而不能进,弥子瑕不屑而不能退,为人臣生不能进贤而退不屑,死不当治丧正堂,殡我于室足矣。’卫君问其故,子以父言闻。君造然(容纳接受的样子)召蘧伯玉而贵之,而退弥子瑕。徙殡于正堂,成礼而后去。生以身谏,死以尸谏,可谓直矣。”

《大戴礼.保傅》、汉.刘向《新序.杂事一》、三国魏王肃所传《孔子家语.困誓》均载其事。

所谓“尸谏”,就是死后以尸身的处放,作为最后向君主作某种谏诤的表示。后称臣下以死谏君为“尸谏”。

后汉书.虞诩传》:“臣将从史鱼死,即以尸谏耳。”《文选》卷五十六潘岳(安仁)《杨荆州诔》:“史鱼谏卫,以尸显政。”


【词语尸谏】   汉语词典:尸谏

猜你喜欢

  • 一叶落知天下秋

    见一片黄叶从树上飘落就知道世上节令已进入秋季。 表示观察事物的变化当从几微处入手。语出宋.唐庚《文录》:“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按:“一叶落知天下秋”一语虽出自唐庚《文录》,然其意实本

  • 萧氏夫妇

    源见“乘鸾”。泛指贤能的夫妻。宋柳永《巫山一段云》词之五:“萧氏贤夫妇,茅家好弟兄。”

  • 问君平

    源见“成都卖卜”。谓占卜。唐李白《送友人入蜀》诗:“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宋张耒《冬至后三日》诗:“穷通付吾道,不复问君平。”

  • 向子赋

    源见“山阳笛”。指《思旧赋》。泛指感旧伤逝之作。唐宋之问《咏笛》诗:“行观向子赋,坐忆旧邻情。”

  • 魏阙情

    同“魏阙心”。唐钱起《送卫功曹赴荆南》诗:“惆怅江陵去,谁知魏阙情?”

  • 虱官

    谓蠹国害民之事。战国的商鞅主张重耕战,使国富强,认为礼、乐、诗、书等迂阔而不切实用,国家若以此为标准授予官爵,则政治混乱,各家学说泛滥,于国无益有害,故名曰“虱官”。《商君书.靳令》:“国以六虱授官予

  • 钧天妙乐

    同“钧天广乐”。宋史浩《瑞鹤仙.元日朝回》词:“更传宣锡坐,钧天妙乐,声遏行云飘渺。”

  •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群音类选.清腔类.桂枝香》:“那晓得三纲五常,只知道七青八黄,圆鸭蛋里棹桨,竹竿空长,肚里无粮,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比喻造福于后人。清.颐琐《黄绣球》一回:“俗语说得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

  • 黍谷阳和

    同“黍谷回春”。清袁枚《稊生亭》诗:“黍谷阳和转,枯杨竞长稊。”

  • 袁安

    源见“袁安高卧”。指持节守贫的高士。宋刘辰翁《花犯.再和中甫》词:“白发翁翁向儿道,那曲巷袁安爱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