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子乔笙鹤

子乔笙鹤

源见“王乔控鹤”。喻指悠闲自适的仙道生活。元袁桷《张虚靖圜庵》诗:“为爱子乔笙鹤美,月凉时许夜深听。”


【典源】 汉·刘向《列仙传》:“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

【今译】 王子乔即是周灵王的太子晋,他爱好吹笙,能吹出凤凰鸣声般的音调。周游伊、洛之间,由仙人浮丘公将他接上嵩高山修道。过了三十余年,又在山上找到了他,他对桓良说:“告诉我家人,七月七日在缑氏山头等我吧。”到了这天,果然见王子乔乘着白鹤停在山头上,只看得见却接近不了他,他举手向众人致意,几天后别去。参见〖浮丘迎子晋〗。

【释义】后此典形容修道成仙; 或借称太子、王子等; 也用以形容吹奏乐器或用以咏鹤。

【典形】 吹笙、吹笙跨鹤、吹笙仙人、凤笙、鹤驾、鹤驭、缑岭登仙子、缑岭笙歌、缑岭音传、缑岭云、缑山鹤、缑笙、灵王子、洛滨笙、七日期仙、笙鹤、王乔鹤、王乔控鹤、王子驾、谢时人、学凤、伊笙、周嗣登仙、子晋乘、子晋笙、子晋学仙、子乔笙鹤、凤吹、王子吹笙、子乔轻举、笙箫缑岭人、举手谢时人、吹笙遥谢手、缑山仙子、缑山骑鹤、缑山风月、西岭吹笙、去鹤留笙、子晋吹笙、缑岭鹤、缑氏鹤、登缑岭、谢路人、笙随鹤、鸾笙吟、周王子、吹玉笙、子晋裾、子乔笙、谢时、仙人驾鹤。

【示例】

〔吹笙〕 宋·苏轼《南歌子·黄州腊八日》:“吹笙只合在缑山,同驾彩鸾归去趁新年。”

〔吹笙跨鹤〕 宋·陆游《自咏》:“吹笙跨鹤何时去,剩欲平章太华秋。”

〔吹笙仙人〕 宋·赵以夫《永遇乐·七夕》:“又何似,吹笙仙人,跨黄鹤去。”

〔凤笙〕 唐·沈佺期《凤笙曲》:“忆昔王子晋,凤笙游云空。”

〔鹤驭〕 明·陈子龙《癸酉长安除夕》:“鹤驭曾无缑岭游,虎头不见云台上。”

〔缑岭登仙子〕 唐·许浑《登故洛阳城》:“可怜缑岭登仙子,犹自吹笙醉碧桃。”

〔缑岭笙歌〕 明·陈子龙《登神山仙馆》:“鳌冠迢递海天分,缑岭笙歌彻夜闻。”

〔缑岭音传〕 明·汤显祖《紫箫记》:“堪游衍,恨小山人去,缑岭音传。”

〔缑岭云〕 唐·钱起《画鹤篇》:“炉气朝成缑岭云,银灯夜作华亭月。”

〔缑山鹤〕 唐·元稹《别李三》:“苍苍秦树云,去去缑山鹤。”

〔缑笙〕 元·乔吉《折桂令·富子明寿》:“歌倚缑笙,香温汉鼎,酒暖吴橙,贺绿鬓朱颜寿星。”

〔灵王子〕唐·郑��《缑山庙》:“有昔灵王子,吹笙溯泬寥。”

〔洛滨笙〕 南朝梁·刘令娴《听百舌》:“静写山阳笛,全作洛滨笙。”

〔七日期仙〕 唐·卢照邻《乐府杂诗序》:“七日期仙,颇类缑山之曲。”

〔笙鹤〕 宋·陆游《读王摩诘诗》之八:“笙鹤适缑山,貂蝉朝玉京。”

〔王乔鹤〕 唐·杜甫《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之二:“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

〔王乔控鹤〕 晋·孙绰《游天台山赋》:“王乔控鹤以冲天,应真飞锡以蹑虚。”

〔王子驾〕 唐·武元衡《和杨二舍人晚秋》:“玉笙王子驾,辽鹤令威身。”

〔谢时人〕 唐·王勃《还冀州别洛下知己序》:“辞故人,谢时人,登鄂坂而迂回,入邱山而奔走。”

〔学凤〕南朝梁·江淹《云山赞》:“控鹤去窈窕,学凤对巑岏。”

〔伊笙〕 北周·庾信《奉和同泰寺浮屠》:“天香下桂殿,仙梵入伊笙。”

〔周嗣登仙〕 唐·骆宾王《对策文三道》:“周嗣登仙,·浮鹤轩于洛浦。”

〔子晋笙〕 清·黄景仁《游九华山放歌》:“且可听吹子晋笙,不须更洒羊公泪。”

〔子晋学仙〕 明·汤显祖《紫箫记》:“何以尚平婚嫁毕,还嫌子晋学仙迟。”

〔子乔笙鹤〕 元·袁桷《张虚靖圜庵》:“为爱子乔笙鹤美,月凉时许夜深听。”


猜你喜欢

  • 凤律

    源见“伶伦凤律”。指音律。《乐府诗集.周郊祀乐章》:“乐鸣凤律,礼备鸡竿。”宋范成大《次韵郊祀庆成》:“日丽鸡竿矗,天旋凤律新。”【词语凤律】   汉语大词典:凤律

  • 脱屣去官

    《三国志.魏书.崔林传》:“林曰:‘刺史视去此州如脱屣,宁当相累邪?”屣,音xǐ。三国时,魏国幽州刺史崔林曾以辞去刺史官职比作脱去拖鞋一样。后遂用为无意为官之典。唐.李颀《送刘四》诗:“辞满如脱屣,立

  • 知周万物

    见“智周万物”。知,通“智”。

  • 蜀鹃

    源见“望帝啼鹃”。称杜鹃鸟。清赵翼《愍忠寺石坛相传唐太宗葬战骨处》诗:“归随辽鹤迹,啼有蜀鹃痕。”【词语蜀鹃】   汉语大词典:蜀鹃

  • 志存马革

    同“马革之愿”。清蒋士铨《冬青树.勤王》:“我文天祥官树牙旗,志存马革,敢不戮力勤王,提兵破敌也。”

  • 妄尉

    一般的校尉,此处“妄’是平凡的意思。《汉书.李广传》:“广与望气王朔语曰:‘自汉击匈奴,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妄校尉以下,材不能及中,以军功取侯者数十人。广不为后人,然终无尺寸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

  • 西门豹投巫

    战国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邺俗信巫,每年收敛钱财,选择民女,投于河中,为河伯娶妇。西门豹就任后,到为河伯娶妇时,故意说女子不好看,令大巫通报河伯,改期娶妇。接连将大巫及弟子三人、三老一人投入河中,使廷

  • 半面不忘

    《后汉书.应奉传》“奉少聪明”李贤注引三国 吴谢承《后汉书》:“奉年二十时,尝诣彭城相袁贺,贺时出行闭门,造车匠于内开扇出半面视奉,奉即委去。后数十年于路见车匠,识而呼之。”后因以“半面不忘”形容人聪

  • 种成双玉

    同“种玉”。明高明《琵琶记.强求鸾凤》:“喜蓝田今日,已种成双玉,风月赛阆苑三千,云雨笑巫山二六。”

  • 袁安高卧

    《后汉书.袁安传》李贤注引晋 周斐《汝南先贤传》:“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饿,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