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姜肱共被

姜肱共被

源见“姜肱被”。形容弟兄友爱。唐李瀚蒙求》:“姜肱共被,孔融让果。”


【典源】 《后汉书·姜肱列传》:“姜肱字伯淮,彭城广戚人也。家世名族。肱与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著闻。其友爱天至,常共卧起。及各娶妻,兄弟相恋,不能别寝,以系嗣当立,乃递往就室。”注引吴·谢承《后汉书》曰:“肱性笃孝,事继母恪勤。母既年少,又严厉。肱感《凯风》之孝,兄弟同被而寝,不入房室,以慰母心也。”

【今译】 后汉姜肱非常孝顺,殷勤侍奉继母,他与弟弟几人友爱情笃,有感于《诗·邶风·凯风》所写怜母孝行,常常一起睡卧,不愿分开。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兄弟友爱和睦。

【典形】共被、魂依姜被、姜被、姜肱被、姜肱之睦。

【示例】

〔共被〕唐·王维《京兆尹张公德政碑》:“悌有过于共被,慈有踰于含食。”

〔魂依姜被〕 清·张廷璐《哭梁贡》:“魂依姜被霜华冷,肠断苏机血泪枯。”

〔姜被〕 唐·杜甫《寄张十二山人彪》:“历下辞姜被,关西得孟邻。”

〔姜肱被〕 明·高启《期家兄宿东湖》:“谁信姜肱被,今宵还独眠。”

〔姜肱之睦〕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爱亲有王祥之孝,同气有姜肱之睦。”


【词语姜肱共被】   汉语词典:姜肱共被

猜你喜欢

  • 涉血

    杀人流血滂沱叫“涉血”,与“喋血”同。《战国策.赵策》:“马服君曰:‘君过矣,君之所以求安平君者,以齐之于燕也,茹肝涉血之仇耶。’茹:吃。【词语涉血】   汉语大词典:涉血

  • 块磊浇胸

    源见“酒浇垒块”。谓用酒宽怀消愁。宋葛郯《念奴娇.再和咏杜庵高君忻聚画屏》词:“闻道块磊浇胸,槎丫肝肺,动笔端风雨。”

  • 蔡邕书籍

    《后汉书》卷八十四《列女传.董祀妻传》:“操因问曰:‘闻夫人家先多坟籍,犹能忆识之不?’文姬曰:‘昔亡父赐书四千许卷,流离涂炭;罔有存者。’”后汉学者蔡邕博览群书,藏书甚多。后遂用为称颂博学儒者的典故

  • 下车冯

    同“下马冯妇”。清李元度《粉蝶儿.散勇归田留别诸好友》套曲:“休道是急流退勇,誓不做发棠攘臂下车冯。”

  • 鹤满令威家

    源见“辽东鹤”。形容大雪降临。唐李商隐《喜雪》诗:“鹅归逸少宅,鹤满令威家。”

  • 沈腰

    《南史.沈约传》:“初,约久处端揆(旧指宰相。端,端首;揆,掌管,管理;宰相居百官之首,总揽朝政,故称),有志台司(指低于宰相的尚书、御史等台官),论者咸谓为宜。而帝终不用,乃求外出,又不见许。与徐勉

  • 横槊赋诗

    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建安之后,天下之士遭罹兵战,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故其遒壮抑扬、冤哀悲离之作,尤极于古。”又宋.苏轼《赤壁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 承露金茎

    源见“金铜仙人”。又三国 魏曹植《承露盘》序:“皇帝乃诏有司铸铜建承露盘,在芳林园中。茎长十二丈,大十围,上盘径四尺九寸,下盘径五尺。铜龙绕其根,龙身长一丈,背负两子。自立于芳林园,甘露乃降。”指三国

  • 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

    做官不是因为贫穷,但有时候也因为贫穷。 古人认为出仕是为了行“道”,但有时也为了救贫。为救贫而仕,就应拒绝高官厚禄。语出《孟子.万章下》:“孟子曰:‘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

  • 睡鸭

    香炉。古代一种用铜冶铸的睡鸭形的香炉,中间空可燃香,使香从鸭嘴中喷出。宋代王庭坚《有惠江南帐中香者戏答六言诗》:“欲雨鸣鸠日永,下帷睡鸭初闲。”【词语睡鸭】   汉语大词典:睡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