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目无馀子”。谓其他人平庸无奇。周达《冬日漫兴赋呈苏堪先生》诗:“纷纷儿辈蛮斗触,碌碌馀子虱处裈。”
源见“徐妃半面妆”。形容女子美丽妆饰。明徐渭《唐伯虎画崔氏像》诗之一:“巫云已散当年梦,吴粉空傅半面春。”
三国时魏明帝景初元年(237)改历法,以农历十二月为正月,称“景初历”。《三国志.魏志.明帝纪》:“景初元年春正月壬辰,山茌县言黄龙见。于是有司奏,以为魏得地统,宜以建丑之月为正。三月,定历改年为景夏
源见“傅粉何郎”。指洁白俊美的年轻男子。也比喻洁白的花朵。清徐述夔《八洞天.补南陔》:“素衣如雪,正相宜粉面何郎;缟带迎风,更不让飘香荀令。”
同“破天荒”。清何绍基《闱墨刻成喜成一律》:“联珠叠璧欣传示,为破荒寒二百年。”
《晋书.荀崧传》附《荀羡传》:“(羡)年十五,将尚寻阳公主,羡不欲连婚帝室,仍远遁去。监司追,不获已,乃出尚公主,拜附马都尉。……除北中郎将、徐州刺史、监徐兖二州扬州之晋陵诸军事、假节。……时年二十八
同“马耳东风”。宋陆游《哀病》诗:“仕宦蚁窠梦,功名马耳风。”见“耳边风”。宋·陆游《和范侍制秋兴》:“一生不作牛衣泣,万事从渠~。”【词语马耳风】 成语:马耳风汉语大词典:马耳风
同“吹笙缑岭”。宋苏轼《南歌子.黄州腊八日》词:“吹笙只合在缑山,同驾彩鸾归去趁新年。”
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二载南朝 梁袁昂《古今书评》:“卫恒书如插花美女,舞笑镜台。”后遂称书法娟秀工整者为“簪花格”。明王彦泓《即事》诗之五:“含毫爱学簪花格,展画惭看出浴图。”【词语簪花格】 汉语
同“襦袴歌”。唐白居易《河北榷盐使检校刑部郎中裴弘泰可权知贝州刺史依前榷盐使制》:“今予命尔,煦而饫之;襦袴之谣,伫入吾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