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庶人:老百姓。议:非议,批评。 天下太平,老百姓就不会议论纷纷。语出《论语.季氏》:“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宋书.王敬弘传》:“太祖尝问为政得失,敬弘对曰:‘天下有道,庶人不议。’上高其言。”宋.徐度《却扫编》卷中:“梦得闻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今举籍上书之人名氏刻之于石,以昭示来世,恐非所以彰先帝之盛德也。”明.伍袁萃《贻安堂稿.丝集.议事篇》:“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自古明盛之世,圣人可谤,又未尝不可以议。”清.金圣叹《水浒传》一回批文:“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天下无道,则庶人议矣。”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十二》:“汉宋太学之士皆得上书,明初耆老皆得召见,往往关系国家大计,公议无不上达,斯私议息。夫是之谓‘天下有道,庶人不议’也。”鲁迅《且介亭杂文.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人民在欺骗和压制之下,失了力量,哑了声音,至多也不过有几句民谣。‘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就是秦始皇、隋炀帝,他会自承无道么?百姓就只好永远箝口结舌,相率被杀被奴。”


猜你喜欢

  • 破巢馀卵

    源见“巢倾卵破”。喻破家或被祸后幸存的人。明夏完淳《〈续幸存录〉自叙》:“破巢馀卵,旦夕待命。”

  • 夜失身

    《史记.司马相如传》:“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必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

  • 汗血

    同“汗血马”。晋葛洪《抱朴子.文行》:“汗血缓步,呼吸而千里。”【词语汗血】   汉语大词典:汗血

  • 续鸾胶

    同“续弦胶”。鸾,凤类之鸟。明谢谠《四喜记.赴试秋闱》:“好心焦,朱弦已断,无计续鸾胶。”

  • 前度崔郎

    同“前年崔护”。清纳兰性德《东风第一枝》词:“多情前度崔郎,应叹去年人面。”

  • 易水离魂

    参见:易水歌

  • 鹪栖

    源见“鹪鹩一枝”。比喻聊可安身之处。明屠隆《綵毫记.汾阳报恩》:“天寒白屋贫,幽居无四邻,蝇须聊自馆,鹪栖稳。”【词语鹪栖】   汉语大词典:鹪栖

  • 置醴筵空

    源见“楚筵辞醴”。谓待客简慢。五代徐铉《和方泰州见寄》:“置醴筵空情岂尽,投湘文就思如凝。”

  • 果下马

    《汉书.霍光传》“召皇太后御小马车”三国魏.张晏注:“皇太后所驾游宫中辇车也。汉厩有果下马,高三尺,以驾辇。”唐.颜师古注:“小马可于果树下乘之,故号果下马。”汉宫马厩中养有一种我国东北地区濊貊(音h

  • 知者乐水

    《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知,即“智”。乐( ㄧㄠˋ yào 耀):爱好。智者喜欢水,因为水活跃富于变化。“知者乐水”常和“仁者乐山”连用,表示兴趣爱